事业单位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3

事业单位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王锦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本文以新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1.新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1构建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第一个是“双功能”。赵鸣骥政府会计双目标需要会计核算的双功能去实现。为达到政府会计的双目标,需要政府会计的双功能去实现,即分别运用财务会计要素及相关科目,预算会计要素及相关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政府会计平行记账。第二个是“双基础”。为实现政府会计核算的双功能模式,既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又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预算会计的核算。第三个是“双报告”。“双报告”是指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决算报告。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政府为主体,从受托责任角度出发设计会计系统,这就不仅需要核算政府资产和相关业务的收入支出,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相关业务的运营成果,而且要核算政府预算收支,及时了解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1.2统一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核算内容方面,基本保留了现行制度中的通用业务和事项,同时根据改革需要增加了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业务和事项;在会计政策方面,对同类业务尽可能作出相同的处理规定。通过会计制度的统一,大大提高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1.3会计核算形式发生变化

本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会计核算形式采用“平行记账”方式。所谓“平行记账”,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7)答记者问时解释,是指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或预算会计核算。

1.4会计科目发生变化

事业单位为了准确核算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在资产、负债、净资产方面分别增加了一些新科目。根据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答记者问时解释,在资产方面,新增“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以及“研发支出”科目;同时取消了以往对基建会计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按照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纳入单位“大账”。在负债方面,新增“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科目,以全面反映单位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在净资产方面,按照主要来源相应的设置“累计盈余”和“专用基金”会计科目,并根据净资产其他来源分别设置了“权益法调整”“无偿调拨净资产”等会计科目。

1.5对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

根据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7)答记者问时解释,新政府会计准则明确要求,要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所计提的折旧或摊销按照其用途,一方面计入“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另一方面计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等会计科目的贷方,这样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把资产所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分期计入相应的资产成本或费用科目当中,以便客观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资产保值增值或减值等财务状况,充分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使资产核算更加合理、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有效,最大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2.1预算会计核算体系陈旧

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方法,虽然操作方法简便,但难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与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业绩信息,工作重点过多放在收入和支出方面,导致对盈亏核算不准确,数据有出入。在收付实现制下,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没有明确划分界限,而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因预算管理执行速度相对较慢,一旦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会给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导致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受制约,延缓正常工作开展。许多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时不科学、不合理、不规范,造成各项预算经费间相互挤占,使预算在执行数据和财务数据之间相互没有关联,不分析单位是否需要发生实际业务,只是盲目地进行支出业务,导致编制了预算却没有任何的业务发生,或者发生了支出,却没有制定相关的财务预算。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把库存物资以赊销形式售卖,将账目挂在应收款账户,财务活动结束后未及时进行清理结算,长久下来导致坏账的形成。此外,资金使用无计划、费用支出不透明等现象在事业单位屡见不鲜。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在费用发生时不进行合理控制,使预算支出数额较大,产生超额预算,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2.2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欠缺

根据调研发现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与学习,专业基础相对薄弱,整体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导致不能正确地应用会计科目核算有关的经济业务,降低了核算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也无法有效预防和把控内部财务风险,降低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因事业单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得事业单位缺少像企业一样的竞争压力,相较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管理相对松散。有些财务管理人员虽然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但对新会计制度接受迟缓,缺乏在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上与时俱进的钻研精神,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2.3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事业单位所运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单位资金相对充足,无资金短缺压力,同时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性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注重短期效益和回报,忽视中长期财务规划。财务人员普遍认为财务工作只是简单的收支活动,存在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松懈思想和防范风险的淡薄意识。若事业单位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单位受处理,而财务管理人员免责,这种由政府埋单的责任追究方式给国家资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4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从现阶段实际情况分析,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时,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是没有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内容而及时调整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实用性,有的近乎形同虚设。二是受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影响,在开展工作时未按原则处理问题,喜欢主观臆断,不利于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三是许多事业单位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问题针对性,全是泛泛而论的空洞概念,实际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不大,在目标与计划之间缺乏联系,看重眼前利益,制定业务活动的周期过短,缺乏前瞻性,不利于财务长期稳定的管理。刘桂秋(2018)指出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机制和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许多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导致资金浪费。四是事业单位预算部门因制度不完善阻碍了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具体财务工作中,由于缺乏监管标准,往往难以落实;在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超支、伪造虚假财务数据和单据的现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清查盘点缺少实时性,使得事业单位不能对资产运营情况加以科学管控。

2.5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未制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或没有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主要以定性考核为主,领导打分、部门员工之间互相打分,考核结果主要集中在合格等级上,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基本合格及不合格的考核结果,考核优秀者不排除领导照顾、轮流坐庄的情况。这样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单位即便制定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没有对考核流程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也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体制弊病,体制内的人员无论工作效率高低,单位对所有人的绩效考核评价和奖励都在同一等次,使得一些本来想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的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变得懒惰。

3.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1加强内控制度和监管力度

首先,单位内部应明确职责范围,合理划分职责并落实到人,共同建立起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在业务发生时,对活动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防患于未然;即便出错也能及时止错、纠错,提高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应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组织相应知识培训课程,增强财务管理人员在资金和预算执行控制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再通过一定时期内对事业单位各类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核对的方法来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后,还应当为单位所实施的重大项目设置专项资金,来保证专款专用,严格控制资金的审批流程,从根本上防范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

3.2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强化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本次政府制度改革的根本,新会计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向企业财务会计靠近,在预算会计方面也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因此,在新制度的要求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要有明确的提升,转变懒散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政策研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首先,将考核成绩与奖金绩效等挂钩,以此激励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再以实操锻炼来确保每一位财务人员掌握新制度的各项变化和要求,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财务人员全面理解其中的精髓,并能与实际业务结合。其次,事业单位还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外出交流,有利于及时发现本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与其他单位的财务骨干人员进行讨论,促进业务水平共同提高。

3.3搭建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政府新会计制度将会计“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平行记账模式”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需要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信息系统非常必要。其一,对一些有现金流入或流出的业务,既要编制财务会计分录,又要编制预算会计分录,这种“平行记账”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增加了成倍的工作量。随着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精细化、复杂化的要求,编制政府财务报告的难度进一步增强,现阶段的财务软件已无法满足会计核算的需求,且很难依靠人工来完成,只能通过高效的信息系统来保障,提升单位会计核算效率和核算准确度。其二,可依托网络平台实现部门协调与资源共享,便于各部门信息资源在平台上流通,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政府会计制度更加全面客观真实高效地实施。

3.4协调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关系

协调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关系对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要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并不断更新财务核算模式,不管是从工作职能还是从其职责范围,都应该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彻底区分开来。事业单位要不断更新财务核算模式,并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彻底分开。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度,使其明白财务管理对整个单位的重要性,帮助事业单位正确处理有关财务问题。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趋势下,事业单位要快速调整并合理改进财务核算模式,正确分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的差异,将权责发生制真正落实到位,并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的双基础模式上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功能,为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提供真实、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翠平.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以某体育学校为例.财经界,2022(24)

[2]梁晓娜.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水利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核算实务探讨.财经界,2022(23)

[3]高湘骐.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研究.财经界,2022(21)

[4]杨紫钰;熊艳;周思维.“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核算模式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中国市场,2022(21)

[5]王铜璐.探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难点与策略.财经界,2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