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邓雪莉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本院诊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9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Barthel 指数评分和FMA 评分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训练;Barthel 指数评分;FMA 评分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致残率仍然比较高,需要在病情稳定之后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才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2],我院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取得不错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脑卒中患者78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以随机方式对患者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0例和19例,年龄在年龄在59岁到83岁之间,平均(70.54±5.4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和18例,年龄在无60岁到84岁之间,平均(70.46±5.1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如下:(1)入院当天。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情况以及病房周围环境和相关管理制度,协助患者进完成项检查,为进行患者的疑虑,讲述各项检查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加强对患者的评估,明确患者存在的高危风险因素,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同时,耐心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和水平。另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讲述治疗较好的案例,提高患者康复信念。(2)入院第二天。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强化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安全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患肢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被动关节训练、床上卧位改变、坐位平衡训练等。(3)入院3-10天。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压疮等并发症,向患者讲述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监督患者完成患肢功能锻炼。(4)入院11天至出院。出院当天再次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宣教,构建联系方式,方便随访,嘱咐患者定时复查。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Barthel 指数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分数与生活能力正相关。FMA 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

(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开展研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FMA 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FMA 评分均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FMA 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Barthel 指数评分

FMA 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9

36.33±4.34

48.56±5.32

39.33±4.21

56.13±6.21

观察组

39

36.22±4.56

59.13±5.12

39.13±4.56

72.42±6.11

t

0.543

8.454

0.647

8.324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压疮

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统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39

39

1

0

3

1

3

1

7(17.95)

2(5.13)

9.946

<0.05

3讨论

实践发现,大约有45%左右的脑卒中患者无法生活自理,需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康复功能训练工作,以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康复功能训练来帮助患者重建大脑功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4]。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对康复功能训练依从性不高,导致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康复功能训练的依从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优点

[5],解决了常规护理存在的片面性、随机性问题,使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这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进而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6]

研究发现,经不同护理,观察组Barthel 指数评分和FMA 评分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对脑卒中康复功能训练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的优良方案。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者凤,张玉爱. 临床护理路径在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 天津护理,2018,26(5):569-571.

[2]苗姣娜,何叶,王元姣.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141-144,163.

[3]宋玉琼.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4):39-41.

[4]张晓宇,高书理,白亚娟.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1,45(24):2622-2624.

[5]李倩.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 母婴世界,2021(14):204.

[6]李建菊.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