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3

数字媒体时代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讨

孙靖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文化馆 山东临沂 276100

摘要: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但是观察我国如今的戏曲文化发展情况,人才匮乏,基本教育内容缺失,文化宣传不足。导致青少年对戏曲的了解少之又少,这并不利于我国文化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也会严重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如今的数字媒体背景下,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道路愈加宽广,这也意味着戏曲文化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传唱。下文就数字媒体时代下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媒体;戏曲传承

前言:就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而言,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在数字化媒体背景下,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折损和缺失。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戏曲文化要加强人才吸纳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实现戏曲文化与现代化体系的有效融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传播戏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戏曲文化,体会戏曲的内涵。使文化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数字媒体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化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数字化技术手段也早已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这为文化传播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习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其认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使国人都能逐渐建立文化自信。在此背景下,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播,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艺术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大多是报纸、电视和广播,而在数字化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利用一切电子设备,获取信息,放松身心,各种各样的视听艺术也随之而来。尤其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背景下,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精神支柱[1]。数字化媒体时代为我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求我国国民紧跟时代潮流,紧握机遇,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就戏曲文化而言,以往我们欣赏戏曲大多是剧场和电视,但是如今,一台小小的手机就可以观看戏曲。而戏曲文化的传承人,也可以将自己对文化的认知理解以及表演,以短视频的方式流传于各个平台,人们可以最直接地获取到符合兴趣需要的戏曲文化,这必然会扩大戏曲文化的受众面,增强其影响力。除此之外,在戏曲表演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完美的视听盛宴。在戏曲表演时,可融合舞蹈、灯光、舞台美术等元素,在丰富的现代艺术下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听感受。这是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也是向人们展示新媒体时代下戏曲独特的魅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二、我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人才匮乏

人才作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专业人才缺失的情况下,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在多年以前,戏曲是我国国民最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娱乐方式。但随着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改变,戏曲文化的地位明显不如从前。人们的审美趋向流行音乐、快餐式的艺术表演,使得戏曲文化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尤其是青少年,懂得欣赏戏曲、愿意学习戏曲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的民族戏曲已经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

戏曲文化对于传承人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又要有极高的道德品质,可以将文化传承视为己任。但是观察如今社会,大多数年轻人不了解戏曲文化的内涵,甚至对地方戏曲文化的熟悉程度不够,导致戏曲搬上舞台后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严重制约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还有,一些地方级的戏曲团受资金、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在戏曲表演时缺乏灯光、舞美、导演等专业人才,使得整体戏曲节目质量较低,无法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二)教育缺失

在我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中都有专业的戏曲表演班子,整体戏曲教育体系也十分成熟。但是观察如今,戏曲教育体系缺失,甚至绝大多数地区没有戏曲专业院校,导致整体教育条件严重不足。有些青少年想学习戏曲、了解戏曲,需要到外省或国家级院校进修,这就会直接影响后辈人才对戏曲学习的热情。

除此之外,在当今的戏曲教学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有些专业院校开展戏曲表演课,需要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才能接受戏曲教育,学生之间缺乏长时间的磨合和默契,导致表演者本身缺乏团体精神[3]。还有的学生虽然经历了专业的戏曲教育,但在投入社会时功利性较强,急于求成,希望自己能够借助戏曲表演获得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整体表演能力与表演经验严重不足,学生本身对戏曲的热情也大打折扣,这也会影响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宣传不足

通过分析如今的社会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对于戏曲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我国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尤其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元,获取信息的途径也逐渐多样。人们为了获得满足自身兴趣需要的信息,会刻意地将关注度放在流行音乐和影视剧中,导致戏曲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小。

90后、00后,甚至10后,许多人自出生以来就对戏曲文化知之甚少,而这些人是在电视剧、电影的洗礼下成长的,对戏曲的印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上流传的戏曲文化内容严重缺失,导致年轻人对戏曲的印象只停留在京剧、川剧变脸等内容上,对于一些民族戏曲、地方戏曲的了解不足。甚至有的人并不知道“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久而久之,戏曲在青少年一代中的知名度越来越低,导致戏曲文化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无法实现繁荣发展。

三、数字媒体时代下戏曲传承与发展的优化举措

(一)加强人才吸纳与专业人才培养

在我国如今的文化体制下,戏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若想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吸纳。各地方政府部门、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都要加大对戏曲文化的支持与引导力度[4]。比如:可以在小学校园、中学校园内组织开展文化传承活动,让青少年对戏曲文化有所了解,并逐渐热爱,发动青少年的力量,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弘扬。

除此之外,在社会也要组织专业人才培养团队,吸引专业的戏曲表演人员,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机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优秀人才。他们真正热爱戏曲文化,真正将弘扬戏曲文化视为己任,这也是实现我国戏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还有,社会对于专业的、优秀的戏曲艺术家要增加薪酬,使其可以真正参与到戏曲人才培养工作中,保证戏曲文化发展的质量。各地方要结合当地的戏曲文化建立专门的网站,并适时组织线下活动,为戏曲文化吸引更多的观众,吸纳愿意学习戏曲文化的人才。

(二)注重戏曲文化的现代化手段传播

戏曲表演不应当只局限于剧院,也不应当只表现在广播里、报纸上、电视上。在如今的数字化媒体时代背景下,若想实现戏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必须要借助现代化手段传播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戏曲。例如:戏曲文化传承人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拍摄与戏曲文化有关的故事情节,或将自己的表演片段上传于平台内,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通过电子设备欣赏、了解戏曲文化。

比如: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表演者果小菁,此人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传播京剧文化效果最为显著的。开始时以人们热衷的“卸妆短视频”为着手点,将自己表演后卸妆的片段上传于网络上,获得了不小的反响。随之趁热打铁,将更多的京剧文化体系和表演内容,以抖音和快手平台予以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京剧的认知更清晰,理解得更透彻。相关人员可模仿这种方式,注重地方戏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正被戏曲文化所吸引,逐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好,并树立文化自信。除此之外,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最受我国电视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也应当变成弘扬戏曲文化的有效手段。各地方春晚要结合地域文化,将地方戏曲内容与表演呈现在春晚舞台上,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例如:近两年内的河南省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有传统的戏剧文化内容,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这也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会。

(三)推动戏曲文化与现代化体系的融合

随着智能手机、便携电脑的普及,以广播、电视为首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在如今互联网光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大多将微博、抖音以及各类游戏APP变为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这种新兴的媒体传播渠道,也为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拓宽了道路。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戏曲文化要敏锐地抓住时代的机遇,借助现代化手段,完善戏曲文化体系,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融合。例如:地方文化剧院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为观众推送演出信息、艺术名家介绍、戏曲演员访谈、戏曲理论文章等内容,保证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多元[5]。当然,在所推送的内容中要有文字、音频、图片等多种传播载体,能够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观众的眼球。但要尤其注意,所选择的文章内容不能过长,要符合当代观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除此之外,要注重戏曲文化与现代化体系的融合。例如:将戏曲文化,渗透于变装视频中,改变原本的戏曲文化的传播方式,给观众带来酷炫的视觉效果,让群众感受国粹的魅力。例如:“国风电装天花板——朱铁雄”,其是实现戏曲文化与短视频有效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以“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为视频文案,视频主要围绕京剧中的美猴王展开,利用国风特效变装,获得网友的一系列好评。整体剧情深入人心,到最后的变装瞬间,给人带来极盛的视觉效果。这意味着我国弘扬与传承戏曲文化,不用仅依靠剧院表演和电视节目为主,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体系,将其与戏曲文化有效融合,让更多的年轻人体会“魔法”的震撼。感受戏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正面的宣传价值和导向作用,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从内心感受传统戏剧文化,并体会戏剧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价值。

结论: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更加多元,也更为宽广。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的戏曲文化,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好事物,并逐渐建立文化自信。我国戏曲文化在传统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困境,但身为新时代的“领航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困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优势,为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人才吸纳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现代化手段传播戏曲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要实现戏曲文化与现代化体系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瑛晖,林东伟.数字媒体语境下中国戏曲写意性舞台布景设计的视觉表达探讨[J].艺术教育,2022(08):148-151.

[2]董新颖.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戏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22(18):9-11.

[3]周洋洋.智媒时代戏曲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川剧数据库为例[J].新纪实,2021(36):90-93.

[4]王秋雅.数字媒体时代对于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1(30):12-13+88.

[5]汪鑫垚.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戏曲发展的几点启发[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