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方法

汪云宏

重庆两江新区竹林实验学校  401123 重庆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初中数学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数学核心素养,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保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创新意识”;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意识到“爱提问题的学生少了”,有人指出这一现象的根本成因就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无法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问题及创新意识的淡薄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改革创新自身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思考、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意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将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积极回答问题,以达到培养“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1]

(二)教师激励性原则

由于初中生身心及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很难正确、深入地了解与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学习效率较慢,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设置疑问或任务,并在学生“解疑”教师“答惑”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适当的引导,激励学生思维发散与发展。

(三)方法科学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等,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增强其“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理论知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设疑定向—通过提问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设计的合理、有效性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首先明确教学方向与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基础知识水平,并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如第一层为“是什么”的判别性、描述性问题;第二层为“为什么”的分析性、研究性问题;第三层为“怎么看”的思维拓展性问题,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活动[2]。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问:“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斜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接着再问:“为什么直角三角形有三条内接线?”,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最后通过问:“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层层问题,将课堂知识串联,让学生在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二)引疑探究—设置教学情境,促进问题解决

初中数学学科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其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若数学教师只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简单地对相关知识或理论进行讲解,学生则很难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佳。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可感知[3]。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质疑回授—引导独立反思,增强自学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反思、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加大学生思维训练力度,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推断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等等,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

(四)置疑拓思—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和课后学习中,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规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过程,只有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才能真正做到问题解决的创新。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难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探究学习,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探究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从而更好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并采用“四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问题解决”及创新意识培养,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慧.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0(8).

[2] 王玲玲.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及创新——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培养[J].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1):89-91.

[3] 聂雪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J].  2021.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1.0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