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陈辉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30023

摘要:在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由于旧区拆除和市政重建的影响,导致历史遗留建筑之中逐渐表现为外部环境杂乱、形象破旧等多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历史文化的发展。在绿色建筑理念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针对建筑予以积极的优化改造,以探索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应用路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应用

1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起源

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同时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先进性思想,面对更多的发展事物,应该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具体的社会发展中去。社会发展稳定对于实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强有力的保证,同时,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发展的问题,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及可持续发展往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历史建筑由于自身的历史性意义,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也体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内涵,所以应该要针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以此实现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要明确其蕴含的历史内涵,并将其中凸显出的历史文化传统来传播出去,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其自身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在历史建筑的范畴内,应该要重点关注历史建筑中所涵盖的实体,包括有历史街区和历史村镇,隐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其中,更多的包括有相应的文化内涵,这一历史内涵往往是一种延续和发展的状态,所以应该要做好可持续的发展。历史建筑中,往往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后续的城市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进行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资源,近些年来,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的问题也在逐渐的凸显出来,当然,历史建筑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街区和古迹等实体性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到城市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和传承及发扬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重点结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做好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并将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中的可持续性原则予以弘扬和发展。

2中国建筑市场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房建施工面积得到了稳步提升,这显然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韧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我国建筑整体呈现出能源损耗较高且能源利用率低的情形,在我国已有的建筑群中,有约85%的建筑为高耗能建筑,建筑耗能已经占据了全国社会总耗能的40%以上,同时,加之原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建筑中所产生的耗能甚至可以占据到社会整体耗能的一半以上。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建筑节能措施。而在现有的城市建筑之中,以历史建筑的节能改建难度最为突出,如果可以切实解决历史保护建筑之中存在的各类能源损耗问题,则可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下文将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3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3.1节地改造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这也导致了城市的用地紧张度在不断增加,相应的也会带来耕地的减少,所以说,应该要不断强化节约土地的理念,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要明确改造再利用的概念,以此来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历史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应该要采取合理化的垂直绿化的方式,将地面绿化转移到屋面墙面上,从而有效提高绿化面积,这一点可以通过现代的多个项目住宅和商业大楼的建造来予以借鉴,同时借助这一方式可以实现对建筑的保温隔热,将绿化与活动场地和停车场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设置立体绿化,达到绿化停车场的有效效果,不断提高建筑场地的绿化率,并大大减少地面上所占据的地面空间。

3.2整体建筑改造措施

重新布局设计,以往在城市环境建设时,其城市肌理分布通常较为拥挤,要求采取积极可靠的措施,充分关注院落围墙的开敞度,在最大程度上突破城市空间布局的局促性,让空间布局与相邻的建筑实现高度整合,同时,以此为前提,让路网列阵关系得到切实拓展,以构建系统化的网格关系,让节点设计的作用和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以更好适应双向行车的需求,让行人得以顺利通过。绿化及构筑物设计,需要积极提升建筑周边的绿地面积,并将其作为主要的避难空间。在进行设计规划时,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适当提升构筑物的数量,同时,在其中融入一定的适老化理念,让老年人的居住生活需求可以得到切实满足。最后,需要在建筑群众保留充分的历史风貌景观节点,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合理设置集中化的停车区域,一般而言,城市之中的道路结构通常十分狭窄,为此,需要在院落的适宜位置设置充足数量的停车位,以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的停车需求,同时,积极开发地下空间,以更好应对城市空间中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让整体建筑群之中所存在的各类停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妥善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在新建建筑和历史保留建筑之中都存在十分突出的采光问题,且景观遮挡问题十分常见。为此,要求针对非保留型建筑予以优化改造,同时,针对新建建筑进行相应的约束,让建筑得以实现充分的优化改造,进而充分展现新建建筑的生态价值。

3.3节水改造

水资源短缺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是一个缺水型国家,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应该将这方面的问题重视起来,可以积极做好废水再利用,并充分利用雨水等绿色技术手段来予以改造,实现绿色改造的有效效果。(1)要做到减少用水,要注意的是节水不应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应该要借助原有历史建筑中的设施来进行节水卫生器具和设施的改造,以此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2)要做到废水再利用,针对一些已经成规模的历史建筑,应该要做好中水系统的应用,结合具体的设备净化来将冲马桶用水和绿化用水有效的改造,以此达到节水的目的;(3)要做好雨水的收集和使用,应该要做好对历史建筑屋面和地面的雨水收集和净化,可以将其储存在蓄水池中以此来达到绿化和景观用水的效果,针对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上等一些区域,应该要使用新型透水材料的铺装,确保雨水更加充分的渗透到地面,实现雨水的充分利用,也能够确保局部气候的改善。

3.4单体建筑改造措施

无障碍设计,充分分析单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并与平面凹凸形式的实际差异相结合,确定最为合理的平面位置。并构建良好的通高空间关系,以更好适应无障碍设计的交通需求,让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得到充分保障。例如,可以在建筑外部入口位置处增设电梯,并将其与建筑设计平台进行有效连接,以更好适应无障碍设计的需求。空间重新划分,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模数与保留建筑设计模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充分适应人体的尺度。为此,要求针对住宅平面位置予以重复划分,并构建装修装饰一体化的良好格局。保温节能,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城市的绿化面积,要求在城市中充分融入屋顶种植和攀爬类植物等植物,以充分彰显建筑立面结构的美观性,实现保温隔热的良好效果,以实现高质量的防穿刺处理。新风问题,针对上空通高问题予以深入分析,以高效解决新风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圈梁结构,让通风管道的建设强度得到切实提升,在保障空气流通度的基础上,创建良好的空气环境。

4结论

总体来说,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在城市及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重要性,是对历史建筑的保留;其中也是历史建筑的最初设计;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活动信息,其场所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现代绿色建筑技术及施工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施工建筑工程中,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其中,积极落实节地改造、节水改造和节材改造,实现历史建筑的新生。

参考文献:

[1]王崴,杨雅暄.生土民居构成要素与空间再生策略——以美岱桥村传统民居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35):139-141.

[2]曾维强,潘峰,石雨恒.基于三维扫描的历史保护建筑模型快速重构技术[J].绿色建筑,2020(6):55-57.

[3]张国书,刘从.基于“有机更新”理念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甘肃省青泥村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21,3(1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