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物资系统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物资系统的研究

狄长路

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发展迅速,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恐怖袭击、火灾、疫情等大型突发事件的抗灾抗风险能力不强,运输风险应对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物资系统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智慧化;信息化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营行车间隔小、客流密度大等特点,且车站站点多、分布广,车站受外界环境及设备故障等方面的影响,发生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若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不到位,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提高城市轨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果,对车站突发事件的类型进行梳理,并重点针对车站乘客应急疏散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可行性建议。

1应急物资供应系统韧性

供应系统韧性一般被简化为一种网络模型,被认为是供应网络为意外事件所做的准备和对网络中断作出的反应,并通过对网络结构和功能控制保持运营的连续性并恢复的适应能力,体现持续供应、快速恢复到正常供应状态的特点。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供应网络,应保证应急物资在灾害事件发生前后的筹措、储存、运输各环节的客户满足程度。具有防灾韧性的应急物资供应网络应是一个有效且高效的供应网络,具备足够的健壮性与快速恢复性,为城市功能的可持续提供服务。本研究针对城区应急物资供应系统,明确防灾韧性是一种兼具过程与结果的能力,表现为面对地震灾害时的健壮性和灾后快速恢复性。

2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综合应急管理系统建设

2.1组织体系

建立决策层、监督层、实施层这种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以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为轴线,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及应急管理工作的任务。集团公司安委会为决策层,各分公司安委会为管理层,一线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班组为实施层。工作任务分为三方面:事前,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队伍管理、应急值守等;事中,包括应急响应、应急会商、资源调配、动态监控;事后,包括事件回溯、评估总结等。

2.2恢复性规划策略

1)工程韧性。为满足震后应急物资的需求,应创建有效的联动机制和统筹机制。纵向上,健全城市内“市-县”两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供应体系,横向上采取协议企业的实物储备、征收征用以及城市外的市场紧急采购、周边城市调拨、组织捐赠等多方途径。同时,灾前应努力发展完善城市的产业链以应对随时出现的波动需求。2)空间韧性。为提高震后道路网络恢复效率,应加派抢修队伍根据道路网络中各路段及节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修复工作。而修复道路的工程器械类物资的需求与震后受损道路面积有直接关系,可根据历史数据总结其比例关系,计算得到震后抢修道路所需的工程器械并以此配备抢修队伍。3)功能满足。应急物资储备库和中心避难场所作为震后应急物流中心的备选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其地理位置、辐射范围等因素合理布局。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避难场所规划、控规中的用地功能等也要考虑到震后物流中心的覆盖范围。

2.3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模块可实现各级应急预案的分类管理,能够进行各类应急预案的存储、查阅、下载,并可根据应急预案管理的要求,提醒管理人员对应急预案按时进行修订、评审。

2.4加强政府应急联动与协调指挥

政府的应急联动和协调指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调度指挥,以及公安系统的应急指挥,三者之间互相制约与影响,三者的协作程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应急联动协调指挥模式主要有金字塔型分级指挥模式和扁平型指挥模式两种。其中,金字塔型分级指挥模式强调集中指挥,逐层发出命令,这样能有效限制各层级指挥员的指挥权力,避免多头指挥。而扁平型指挥是将命令直接传递至末端,各实体处在同一信息层面,在这种指挥模式下,需要指挥官具备大量的实际工作经历和较高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正确、快速地评估事故发生现场状况,从而作出合理的决定。现代指挥一体化可以减少指挥层级和环境,提高指挥跨度。金字塔型逐级指挥模式与扁平型一体化现代指挥模式各有利弊,所适应的情况也有所差异。在突发事件程度较小,承担处置职责的人较少的情况下;一体化指挥模式更为合适,能有效发挥高效直接、指挥明确的作用;若是突发事故比较重大,就需要当地政府统一指挥,同时武警、公安等相关部门也要协调参加,从而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

2.5智慧化应急管理

1)应急物资智慧化推荐。系统根据工程的种类、建设规模、工法工艺等,推荐现场需配备的应急物资清单及数量。2)自动寻找最优应急救援路线。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需要前往的应急救援地点及其周边道路进行实时路况分析,规划最优救援路线。3)推荐应急救援方案。预先建立应急救援及现场处置方案数据库,将各类应急救援措施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模块化管理,根据事故的种类、规模、产生原因等基本情况,推荐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和现场处置流程。4)在线会商。预先录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相关人员,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可直接在线邀请各相关人员、专家进行在线会商,即使是非系统注册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会商,现场事故情况可通过摄像头实时传输。5)语音服务台。通过实时语音对讲的方式,协调应急救援人员及物资的调配,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2.6应急法律法规日益完备

完备的应急法律法规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应急管理工作要求不断制定、修订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推进应急预案和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形成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特点的应急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使得法律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使得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协调。

2.7加强临时疏导措施,充分应用广播系统进行引导与安抚

第一,加强对出入口、站厅乘客的引导,可以采取设置临时导向标志牌、警示绳、导流护栏,增加人工指引和广播宣传引导等举措,合理设置乘客走向,减少进出站乘客的交叉影响,尽量避免进出站乘客流线迂回,维持通道通畅和出入口、站厅客流的良好秩序。第二,加强对站厅、站台楼扶梯客流的疏导,必要时可按照实际进出站乘客的数量,调节扶梯上下方向,提高进出站乘客流动速度。第三,车站须加强站台秩序监控和车站整体客流组织,严格控制站台候车乘客数量,并尽可能让候车乘客均匀分布,或根据站台PIS屏上列车拥挤度提示进行候车乘客引导。列车到站后,有序组织乘客先下后上,重点防止因乘客抢上抢下而造成屏蔽门/车站夹人夹物事件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是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可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现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服务。本文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飞.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状况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12):118-123.

[2]裴欢,赵伟.南京地铁“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S1):26-33.

[3]李雪峰.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