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频治疗仪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4
/ 2

中低频治疗仪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张伟

泸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低频治疗仪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1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针灸治疗,后者则在针灸治疗上采用中低频治疗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6.36%,对照组为80.00%,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2.71±11.42)分、(21.85±8.29)分、(53.78±17.23)分,对照组分别为(25.45±5.31)分、(16.18±6.76)分、(42.38±12.03)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中低频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中低频治疗仪;中风偏瘫;应用

中风后偏瘫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临床多采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传统治疗方式的疗效不理想。中低频治疗仪利用中低频电流来对机体进行刺激,能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1],疏通受阻塞的血液通道,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本次研究对象为偏瘫患者,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例中分别选取了55例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的临床治疗内容不同,通过临床对比来证实中低频治疗仪的应用价值,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中风后偏瘫患者,从我院所收治的病例中选择55例观察组和55例对照组,两组病例纳入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5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在56-7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58±5.17)岁;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在55-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47±5.20)岁。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用2寸毫针针灸内庭穴、手三里穴、外关穴、涌泉穴、足三里穴、昆仑穴、阳陵泉等穴位,留针3min,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时间20min,15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采用深圳市诺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NED-II型多功能微电脑治疗仪(器械注册号:粤械注准20162261176)进行治疗,连接好设备、电极连接线输出端口,将电极分别置于前臂、上臂、肩部的运动点进行刺激,选择中频工作频率300Hz(以患者病情情况及承受程度而定),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时间20min,15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2]

1.3评分标准

采用疗效评估的方式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评价,其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几种,显效表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显著,能够逐渐下床运动等,有效表明患者下肢有知觉,能简单活动,无效表明患者无任何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人数+有效患者人数+无效患者人数)/总人数×100%。

使用FMA和MBI评分标准来对患者的上下肢康复情况进行评分,其中分值越高表明恢复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用t检验。P<0.05时,表明两组偏瘫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结果

2.1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

如下表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8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一 对比两组的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5

29(52.73)

24(43.64)

2(3.64)

53(96.36)

对照组

55

24(43.64)

20(36.34)

11(20.00)

44(80.00)

X2

--

--

--

--

5.023

P值

--

--

--

--

<0.05

2.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MA、MBI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MA、MBI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FMA、M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如表二。

表二 对比两组的FMA、MBI评分(分)

组别

例数

上肢FMA评分

下肢FMA评分

MBI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5

21.52±3.52

32.71±11.42

14.85±3.55

21.85±8.29

37.82±11.52

53.78±17.23

对照组

55

20.95±2.98

25.45±5.31

14.01±4.08

16.18±6.76

26.98±10.98

42.38±12.03

t值

--

0.532

4.023

0.895

3.998

0.751

4.152

P值

--

0.121

<0.05

0.114

<0.05

0.213

<0.05

3讨论

中风后偏瘫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患者较多,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传统针灸治疗通过刺激患者相应的穴位来促进肌力、肌张力的恢复,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相关功能,但是整体疗效不理想[3]。中低频治疗仪可以刺激神经肌肉,促进神经元的兴奋和再生,改善患处的局部血液循环。不同频率的电流对机体的刺激较小,患者不会出现不耐受的情况,临床接受度较高,通过设定好的程度能够有效地训练肌肉,让骨骼肌产生被动运动,有利于改善肌力,可以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单一药物治疗与中低频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结果存在不同,后者的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MBI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中低频治疗仪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能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中低频治疗仪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有效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斌.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躯干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02):86-88.

[2]石慧.中频脉冲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2):160-162.

[3]程建斌,蔡丽.中频电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0):32-36.

[4]张雪琴.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2,35(18):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