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经导管冠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4
/ 2

急性心梗经导管冠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护理

周洁

西固区人民医院  73006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急性心梗经导管冠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本研究起始时间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5月份底,患者的数量为9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冠脉溶栓护理措施,参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急性心梗患者采取分组进行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均有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冠状动脉再通指标高于参照组,而心脏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发生出血并发症各项指标低于参照组且P<0.05;同时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8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此可知,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护理措施更能有效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心脏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出血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梗;导管;冠脉溶栓;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再通

急性心梗疾病的发生是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突然寒冷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导致冠状动脉出现急性缺血缺氧造成的,该病常见于老年群体,现4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威胁着中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为了控制我国急性心梗患者的发病进程,临床上溶栓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小梗塞范围,还能降低急性期死亡率【1】。本文主要研究经导管对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冠脉溶栓与静脉溶栓不同血管部位的溶栓护理,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护理后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成员为我院在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0例急性心梗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措施,参照组护理的溶栓部位是静脉,实验组护理的溶栓部位是冠脉,患者年龄均在43到82岁之间,且临床症状的表现均符合急性心梗,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时未接受其他治疗措施。参照组男26人,女19人,平均年龄(57.58±2.58)岁;实验组男25人,女20人,平均年龄(58.13±2.46)岁,结果显示P>0.05,经家属同意后进组参与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冠脉溶栓护理措施(1)溶栓术前护理。所有患者在溶栓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治疗方案,强调溶栓对心肌的影响,取得他们的配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并做好血压、心率、体温的记录,然后对患者的全身状态进行评估,符合溶栓条件后方能进行溶栓治疗,做好留置导尿管和备皮等准备工作。(2)溶栓术中护理。对参照组患者的血压变化需密切关注,过高或过低需及时停止溶栓和抗凝;用100ml的0.9%生理盐水将尿激酶溶解后,在较大的血管内以每分钟65-70滴的速度滴入,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溶栓穿刺点是否有出血、血肿现象,以便及时进行处理;还要注意有无出血的可能,若出现牙出血、鼻子出血、全身瘀斑等情况,及时停止溶栓。对实验组患者同样记录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变化,必要时给予患者吸氧处理;经股动脉插管后经造影了解栓塞部位,经冠脉内给予0.2-0.4mg的硝酸甘油,在冠脉插管内注入尿激酶稀释溶液(1500单位/ml),以每分钟6000-8000单位速度滴入,时间维持在2小时内,滴药过程中每30分钟造影一次;观测心电、血压及冠脉内压力,及时进行再灌注处理反应。(3)溶栓术后护理。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日常生活需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帮助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出现便秘情况可适当服用缓泻药物;食用低盐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避免亲人和朋友探视,打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睡眠充足。

1.3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心脏死亡率、非致命性再梗死率、出血并发症率的各项指标情况,然后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检验通过x2,计量资料使用()表示,检验通过t;所有数据都进行SPSS17.0软件数据包来计算,P<0.05,组间差异存在。

2  结果

表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的分值[n(%)]

组别

例数

冠状动脉再通

心脏死亡

非致命性再梗死

出血并发症

参照组

45

20(44.44)

7(15.56)

8(17.78)

10(22.22)

实验组

45

28(62.22)

5(11.11)

6(13.33)

6(13.33)

x2

9.398

8.975

5.137

6.624

P

<0.05

<0.05

<0.05

<0.05

表2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s)

组别

例数

生理

功能

生存

活力

情感

职能

社会

功能

精神

健康

总体

质量

参照组

45

79.31±8.46

65.31±3.16

61.33±1.87

72.16±1.37

71.25±4.92

50.94±10.26

实验组

45

90.36±7.27

80.28±2.46

79.36±2.47

91.37±3.51

79.37±3.79

68.63±11.76

t值

-

6.624

23.175

27.550

35.397

9.564

7.579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常常导致各种发病突然、病程迅速、病情较重的急性疾病的发生,对于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故该治疗方法应用十分广泛【5】。本文通过冠脉溶栓和静脉溶栓的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冠脉溶栓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更高,心脏死亡率、非致命性再梗死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优,故应对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冠脉溶栓治疗并进行有效护理,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建京.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5):3.

[2]郁红军.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2021.

[3]吴俊丽. 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65例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8期, 351-352页, 2020.

[4]陈在嘉, 徐义枢, 姚康宝, et al. 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二例报告[J]. 中华内科杂志 1985年24卷10期, 599-602;C18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