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医院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7
/ 2

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医院教学质量

陶文平 ,卢其明 ,卢艳

宝应县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医院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临床带教老师是临床实习教学的核心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是完善医院教学职能、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实习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实习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升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我院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实习医院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

临床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促进医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临床带教师资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在临床医学教学当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医疗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点。

我院是县级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宝应临床分院、江苏大学教学医院。每年承担着部分医学生的驻点教学、实习带教、临床见习等任务,近年来,驻点教学不断增加,实习生见习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医院不断扩大其带教师资队伍的规模,但其师资质量并未完全跟上,部分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或者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致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医院师资队伍建设。

1、医院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激励制度不健全,动力不足

临床工作繁忙,教学任务均由医务人员兼职承担,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学任务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教学工作与职称晋升、职务聘任没有必然联系,临床医师普遍重临床、轻教学,不愿意承担教学任务;实习、进修医生人数少,教 学活动和带教工作体量不大,没有整体的教学氛围;完成教学任务的奖励津贴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匹配等等。

1.2 教学经历经验缺乏,能力不足

我院的医师和教师大多是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但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不足,授课能力不强;师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求学阶段的认知,缺乏毕业后进行专项师资培训或者教学比赛的经历;授课方式单一,基本都是PPT加小讲课形式,PPT制作水准不高,教案准备缺乏规范性,教研室未进行过集体备课,师资之间无相互借鉴和点评,学员无法对教学进行反馈和评价;教学技能欠缺,教学过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1.3 准入制度条件不明确 ,压力不足

缺乏带教老师的遴选、准入、考核、退出制度,教学过程无常态化,全流程无监管,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环节也大多缺失。年度教学任务和质量考核指标未进行量化考核。教师资格的问题,一直以来医学院校对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临床工作者的教师资格认定有数量限制,这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对医院临床工作者的教师身份认同有所影响。

1.4 临床工作较繁重,精力不足

医院的发展以临床工作为重点,临床工作繁忙,医疗压力大,医生每天忙于应付疾病诊疗和医患沟通。医生在科研、晋升等方面的压力下,临床教师在职称晋升、论文发表、科研成果等方面放了大量的精力,从事教学活动和实践的精力、时间有限

2、加强医院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2.1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激发动力

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保障“双 师 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拟继续解决和值得探讨的关键问题。为此我院建立带教教师奖励制度,设立医教结合人员教学工作业绩奖励基金;健全教学师资评优评先制度等,配合一定的物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每学年按中级、副高和正高人员数额不等的基本年度奖励经费,科室以不低于1∶2的比例进行配套。并规定医院编制人员必须在取得副教授职称后才能申报正高职称,以鼓励医院编制人员积极参加教学工作。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可吸引更的医师和教师争做带教老师,促进了学校和附属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2.2 开展多渠道的培训学习,提高能力

多批次派出骨干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技能 师资培训,学成回来提交学习心得,科教科组织召开全院性汇报讲座,扩大受益面。邀请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专家来院开展师资培训,考核合格颁发院级师资培训合格证。充分发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图书馆的作用,运用高端教学设施和全新教学理念面向全院和全区开设医学模拟教学课程。开展小讲课、教学查房和教学病例讨论等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坊,提升师资综合教学能力。科教科定期组织师资开展进行公开试讲考核,现场所有人参照教学活动评价表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并进行现场反馈,同时提升考核和被考核人的教学水平。组织并督促各学科积极申办国家、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在学习外院专家带来的医学前沿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医院自身的学术讲座精英,让各学科优秀人才不惮于站上各类专业讲坛。

2.3 制定和完善准入制度,适当增压

依据理论、实践教学任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按需设岗、动 态调整”的原则,核定专科教师岗位数量。实习准入制度:①目前已经具有教师和卫技系列双重职称的学校和医院编制人员优先,②近5年来未间断从事医教结合工作的,推荐专业骨干纳入教师资格岗位;③其他业务科室,根据实际承担教学工作情况,经本人申请,遴选考核合格后纳入教师资格岗位。

实行教学问责制度、教学质量科主任负责制。教研室每季度对各教研组、科教秘书教学工作的成效进行考评,科教科每半年对教研室工作进行考核,出现不达标情况扣发响应津贴并给与处罚;实行优秀带教老师评选制度,每年通过学生给带教老师评分,对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定期邀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专家来院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 行分类,责任到人,尽快整改到位,教学工作完成情况与职称晋升、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运用科教管理软件手机端,让学员、带教老师、带教秘书等等角色均可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便捷的多维度评价和反馈,用客观数据来分析和评价师资教学能力和效果。

2.4 发挥临床教研组作用,统筹安排

临床教研组是临床教师培养的最基层教学组织,要加大和推进临床教研组建设,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完善教研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如集体备课制度、教案书写规范和要求、教学差错与事故防范制度、几个教研室一起集中授课,集体组织考试、评教评学等,这样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人力资源,节约带教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实现资源发挥最大化。

总之,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实习带教师资队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实习医院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实习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的,为我国医疗卫生队伍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霞,冯军强,袁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 教师资队伍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

[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131(3):92-95.

[2]何艺娟,季秀海,陆兵.构建合理的临床师资队伍[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2):243-244

[3] 李安琪,韦树长,唐丽丽.教学医院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养生保健指南,2019(22):116:

[4] 唐灵,刘树娇,陆慧慧.浅谈我院全科临床师资培训体系的建设:[J]华夏医学,2019,2(3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