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卧床老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7
/ 2

怎样护理卧床老人

康敏

柳州市社会福利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老年人受长期慢性疾病、自身身体状况影响,卧床老人一般体质较差,长时间的卧床不仅是对身体的折磨,也是对心理的煎熬,此时护理人员对于老人的照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让其身体逐渐恢复,加强陪伴,让老人能够更好的享受恢复的过程。

一、造成老人卧床的原因a

受患病、伤残等导致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能力减退,需要家属、护理人员等进行帮助,长期处于卧床、不能外出等,被称之为卧床。

(一)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老人久病卧床的首要原因,包括重症脑卒中、脑卒中合并其他疾病等,由于病情的急促性,且患者年龄较大,在救治过程中可以挽救其生命,但受神经的损害,其肢体活动会有所限制,出现失行 、双侧瘫痪等,当然也可能因为基础疾病对其下肢进行截肢,使其长期卧床。

(二)年龄因素。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也是导致老年人卧床的原因之一,身体机能下降,衰老,四肢神经衰退,老人可能因为一些基础疾病、普通感冒等都会对其造成严重影响,短期内的连锁反应最终发展为长期卧床不起。

(三)关节疾病。由于骨折、骨关节疾病导致老年人卧床占20%左右,老人在活动过程中,跌倒、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使其关节无法处于强直状态,当然也会受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骨关节病、类风湿等,关节发生变形,活动受到限制,疾病发展到晚期后处于卧床不起。

二、护理的重点

(一)防止褥疮。卧床时间过长,对于床铺的要求过高,需要保持其干净整洁,干燥,床垫柔软,可以选择气压垫等,定时为老人进行翻身,一般间隔2-3小时,同时可以进行皮肤的护理,通过按压、按摩的方式防止褥疮的进展,按摩的过程中动作需要柔和、轻盈,避免对老年人的皮肤造成损伤,频率在每日2次左右。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褥疮加重老年人的病情。

(二)降低肺炎的风险。对于老年人而言,疾病的危害对身体的损害较大,故而日常需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做好消杀工作,引导老人进行深呼吸,勤给老年人进行辅助排痰,采取拍背、引导其主动咳嗽等,当然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而言,应当经常调整老人的体位,保持口腔内的清洁、湿润,另外,需要重视其日常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的摄入,提升其抵抗力,确保其肠胃的正常蠕动,减少便秘的可能性,防止痰液的堆积及黏稠。

(三)避免出现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老年人卧床也需要及时对其补充水分,确保每日能够有足够的水分摄入,勤换内衣,保持干净整洁,每晚用温水给老人的会阴部进行擦洗,减少感染的可能。另外需要引导老年人进行定时排便,对于擦管的老人而言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无菌操作,密切关注老人的变化,是否存在尿频、尿急等情况,如其出现尿痛、发热等情况,应当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改善。护理卧床老人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小心谨慎的工作,密切关注患者心理、身体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从而更好的减轻老年人的痛苦和折磨,提高其生活品质,得到较好的护理,从而有利于促进其病情的恢复,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弥补其心理的创伤。

(四)鼓励老年人在床上进行活动。老年人卧床对身体各部分的机体都是一种消耗,长时间不活动肢体会萎缩,因此可以鼓励其主动活动,当然也可以通过按摩对其肢体进行活动,减缓萎缩的速度。

(五)引导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心态有所能够保证病情的恢复,护理人员可以多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鼓励其调整良好的心态,通过故事阅读、趣事分享、老人的爱好等方面入手,让其能够找到方向,保持较好的心态,促进身体的恢复。

(六)预防静脉血栓。长期卧床可能会造成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需要每天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促进关节的活动,确保血液的正常流动、循环,当然还需要密切关注血液循环的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三、为卧床老人提供较好的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提供适应的居住环境。卧床老人长时间生活在室内,在这个空间内应当及时打扫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且对于老人而言,安静的环境更能够其得到较好的休息,因此应当尽可能的为其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开窗通风,让其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保持良好的心情,恢复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室内可以摆设一些绿植花卉,增添生机,从而促进患者对抗疾病的勇气,并且能够潜意识内让患者的心情愉悦。不仅如此,还可以播放一下积极向上、符合老年人年龄的音乐,缓解患者心中的不安,加快恢复的进程。

(二)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情况。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自身能力下降,加之长时间卧床,活动受到限制,对于代谢能力较差的患者来说,其身体会因为刺激导致身体器官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其机体内电解质紊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生命特征变化,记录其全身情况,避免加重其原有的疾患。当然关注其病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避免造成感染、其他并发症等情况的出现。

(三)饮食方面的护理。患者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大量的时间恢复,为了确保患者身体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饮食方面应当选择清淡的食物,适当增加瓜果蔬菜、瘦肉、蛋类等,对于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需要有所禁忌,避免刺激病情,影响恢复的效果。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时,以补充营养为主,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维生素、钙物质、蛋白质等,让患者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当然还要以预防、保健为主,使身体机能基本恢复,根据医生制定的计划,进行一定的功能性锻炼,循序渐进地恢复肢体功能,当然还需要配合活动周围的关节,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情况。

(四)定期进行复诊,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对于病情情况,患者及家属可能对身体情况并没有较为准确的认知,不具备专业性,对病情的认知能力有所偏差,会导致后期在生活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行复诊能够更好地了解恢复情况,对后续恢复有清楚的认识,能够合理、有效地在今后的生活中正确地进行活动。

(五)从心理角度入手,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卧床老人可能对于自己身体情况有一定的担忧,内心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害怕等,此时的护理工作不仅要从身体角度从发,也需要重视其内心情绪的变化,通过语言表达、言行举止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影响患者的情绪,舒缓其负面感受,树立正确的认知及态度,从而消除、改善其病理心态,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正面作用,从而战胜病情,心理治疗可以从心理暗示、行为疗法等方面入手,让卧床老人感受到温暖。

护理卧床老人,一方面需要耐心、细致的去照顾日常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需要重视他们的情绪变化,做到身体、心理一同恢复。老年化的加剧,护理工作的完善迫在眉睫,现在社会康复逐渐的完善,包括养老社会化、托老院等,对于卧床老人的照顾都是具有专业性的,因此对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工作并不用过度的担心,对于老人而言也是一种放心,能够在专业人士的照顾下逐渐的恢复健康,并且能够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下,舒缓紧张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