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李萍

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公路工程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承担者,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公路工程的落实也与地方交通规划有着密切联系。而对于具体的公路工程而言,路基路面是决定项目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影响着预期功能的实现。所以,路基路面施工应当满足我国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也应当基于不同的公路等级、技术标准做出灵活的调整,使其能够符合压实度要求。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1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重要性

1.1压实可提高公路的稳定性

压实度偏低,路面材料的分布呈松散状,降雨天气雨水经由路面渗入,引起雨水聚集,水对路面结构的侵蚀作用增强,路面逐步转变为松散状。车辆通行时,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路面产生车辙,不利于路面乃至公路整体的正常使用。

1.2压实可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路面保持平整有助于车辆的平稳通行,使车内人员获得良好的乘车体验,并减轻由于车辆颠簸而对路面的冲击。压实则是提高路面平整性的重要方式,若压实方法不科学,路面的强度偏低,在行车荷载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路面易产生坑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坑槽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公路的平整性每况愈下。若以科学的施工工艺妥善压实,路面强度得到保证,路面对外部荷载作用的抵御能力较强,路面自然能够维持平整的状态。

1.3压实可提升公路的耐久性

耐久性也是公路路基路面建设中的重要追求目标。在提高耐久性的方式中,压实属于关键的方法,经过充分的压实使路面的强度、平整性达标,路面的整体质量较好,能够满足长久使用的要求。即便路面发生病害,其程度也相对轻微,便于维修。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要点

2.1精准把控含水量

含水量的控制是主导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技术人员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基于路基路面压实机理可以得出,当含水量变化时,实际压实度、最大干密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含水量较小的情况,随着土颗粒间摩擦力的增大其间隙也将增大,进而导致土体出现密实度不足的问题;对于含水量较大的情况,若受到外界作用土颗粒间的水分就将被排出,进而产生较为显著的收缩,使得土体弹性下降,对施工质量的管理造成不利影响。路基路面压实工作一般以分段、分层的方式进行,为了强化填料的填充效果,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会优先选择来自于统一料场的填料进行填筑。且在填筑过程中指派专人对填筑所需的填料进行快速补充,确保施工所用填料的含水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下。若需对填料的实际含水量进行调整,技术人员大多会选用加水、翻晒等方式。

2.2选用合适压实机械

在压实工序中,为了保证填料的厚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应使垫层的填料厚度控制在0.3m以下,并应当严格遵照分层作业的原则开展施工,确保路基路面的各项基本参数满足相关施工标准要求。如有必要,还应配置相应的重型压实机械辅助施工的进行。压实工序的开展需要基于适当的机械组合来进行,对于相同性质、类型的填料而言,采用轻型压实机械施工所能获得的最大干密度,要显著低于采用重型压实机械施工所能获得的最大干密度,且其含水量也将更高。基于我国现行公路压实作业、工程检测的相关要求及案例来看,当采用重型压实机械(譬如50t压路机)时,压实作业所得到的压实后各层厚度应当以30cm为标准。若选择采用吨位更大的压实设备进行作业,由于其所能施加的压实功更大,压实效果也将有所提升。当路基路面的压实度提升时,其实际含水量也将随之发生下降,有助于改善路基路面的实际承载能力及耐久性。

2.3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压实时间、压实温度是确保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对材料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初压温度。道路表面初压温度很重要,既要确保压实温度不高于有关规定的最高温度,又不能低于最低,必须按有关规范中的压实温度和速度要求来进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压实时间和压实时间应适当地确定,在夏季高温下,36分钟为最好,在秋天低温下22分钟。在一天中,由于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压实的时间也不一样,但也会造成不同的压实效果,这是由于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的温度有差别,从而影响到了压实的效果,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温度来决定压实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早、晚气温低的压缩时间短,白天高温下的压缩时间长,这与上述不同的季节、温度条件下的压实时间是一致的。从压缩时间和初始压力的关系看,在初始压力和初始压力的最优压缩温度下,初始压力越小,则压缩时间越短,初始压力越小,压缩时间越短。

2.4路基路面碾压压实技术

路面压实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初压,复压及终压。通过对加速度频率进行FFT分析,压实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压实度呈非线性塑性应变,压实度增加,混合料弹性模量增加,阻尼减小;第二阶段压实度呈线性弹性应变,路面材料进一步密实,弹性增加,塑性减少,振动能量由接触区域扩散到周围区域;第三阶段刚性应变阶段,该阶段路面已压实,要保证压实的效果,就必须严格控制碾压的速度和长度,这样才能保证碾压的质量,通常在碾压作业中,如果温度比较高,应尽量不吹或不刮大风,并控制好碾压的时机。在碾压时,如出现路面开裂现象,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道路还没有彻底干透之前,应尽量保持道路清洁,避免堆积杂物,并避免在道路上行驶,在实际的碾压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将拌和材料平整后,要进行彻底的检查,如果有任何不平整的地方,就务必立时安排施工人员进行调整;在路面碾压进程中,该着重对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有效控制,在物料铺展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二次连续净压,将物料的温度控制在130~140℃。在碾压时,应面对前面的摊铺机,以确保道路的方向一致,避免物料的移动。初压结束后,再进行复压,一般是在三到四次的时候,再用压路机进行四到六次的碾压,最后的压实是在压力恢复后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双轮压路机来清除道路上的轮痕;在进行初、振磨的时候,既要保证转速较低,又要对搅拌物料的温度进行适当的控制。

2.5质量检测

在实际进行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为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应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保障整体质量效果,在确保质量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以此强化施工质量控制。除此之外,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还需要对整体回弹模量以及垫层的抗剪强度进行检测和评价。良好的弹性模量是保障公路荷载传递效果的重要参数,而抗剪强度则是影响路面病害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这2个参数的检测分析,确保其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做好路基路面压实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公路路基碾压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路碾压的技术要求,以保证整体公路的高品质,为国家的发展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针对工程场地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碾压工艺及机械,保证了地基处于最优状态,保证公路工程不受影响,可以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夏媛媛.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及技术措施关键要点[J].中华建设,2022(4):53-54.

[2]田小清,边新刚,陈孟娟.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探讨[J].砖瓦,2021(9):153-154.

[3]吐尔逊尼亚子·依斯买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4):214-215.

[4]牛庚,邱添.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