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要点

杨天坤

身份证号:371482198809022317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与维护进行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施工单位应从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置、温度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温度的稳定。养护工作要求有关人员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维护,以保证其内外温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

1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的意义

1.1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安全

由于混凝土的水化和热量的释放非常集中,当混凝土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相差太大时,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扩大,从而对大容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维护工作,可以从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数值设计等方面保证大容积混凝土的各工序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后期养护措施的实施,也可以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保证了内外温度的平衡和缓慢收缩。

1.2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大体积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投资和人力投入相对庞大。如果没有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与维护,则出现的裂缝问题概率会显著提高。裂缝问题的产生,要求建筑单位在挖掘其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返工问题的产生,势必造成工程时间、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工期会有较大的延迟,从而对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2 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

2.1混凝土的原料问题

混凝土是由各种建筑材料组成的混合料,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骨料、添加剂等进行拌和。水泥与生水的混合,会有一部分热量被排出,但大部分会直接作用于混凝土上,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内外压力和表面张应力的双重作用,混凝土就会发生开裂。

2.2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的收缩现象

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在浇筑完毕后,受热收缩和降压收缩是两种主要的收缩方式。由于其自身的温度传导率比较低,所以在初期浇筑时,混凝土会产生明显的水化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观系数比较低,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逐渐积累,造成了内外温差很大。在混凝土早期,若内外环境温度差异显著,则出现裂纹问题的可能性也会显著增大。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注的水量一般是水泥用量的三倍以上,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游离水,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由于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导致混凝土的收缩。

2.3后期的养护工程落实不到位

维护工作能否高效地开展,对水利水电项目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裂缝,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混凝土表面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然后逐渐凝固,当水化热被释放出来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被汽化,但若不及时进行铺垫和润湿,就会发生变形。

3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养护要点

3.1混凝土拌制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其特殊的施工环境,其配合比的设计要求更加苛刻,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进行配比的设计。选择较小的坍落度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作用,搅拌时不能任意更改混合比例,应该严格控制各种原料和水灰比例。另外,在拌和后要注意观察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和参数,比如混凝土搅拌后的坍落度要达到180毫米,上下不能超过20毫米,而且要严格控制搅拌后的温度,不能超过32℃。在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方面,应尽量缩短搅拌场地至工地的停留时间,以确保其优良的性能。此外,在大型水力发电项目中,初凝时间通常为3-4h。在混凝土运抵工地后,有关施工和检验人员应对其进行抽样、分析,以确定其是否满足有关规定,如坍落度、温度、配合比等与设计规范不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掺杂不合格混凝土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3.2混凝土浇捣施工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块大块的混凝土,采用整体式施工,很难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一般采用分段施工。分区作业的原则是按施工环境和条件将建筑场地划分为大小均匀的工作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会包覆钢筋等,所以在浇筑前必须对钢筋和预制件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一般检验项目包括:钢筋绑扎是否达到规范,预留零件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模板工程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模板设计中应事先制订专门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核算,确保模板的强度,也可以确保浇筑混凝土的安全。在完成以上各项隐蔽和模板施工后,方能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必须对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以确保混凝土的致密程度,防止混凝土开裂。在振捣完毕后,可以用刮板将浮浆刮掉,然后再用辊子反复碾压(2~3次以达到平整),在混凝土结束之前进行表面抹光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合理地控制水泥收尾时间,在合适的水泥比例下,对温度和时间进行适当的控制。

3.3混凝土的基本养护

混凝土施工中,养护是施工中最关键的一步,但其维护工作也尤为重要,因为大块混凝土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不能释放,造成内外温差过高,从而造成温度裂缝,所以在养护阶段要着重降低温差,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减少因温度所造成的收缩应力。在施工过程中,既要满足有关规范中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又要与施工周期保持良好的配合,以确保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时间,从而有效地减缓混凝土的温度下降,使其应力松弛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详细措施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作用,导致其凝固、固化。水化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温度,一个是湿度,只要温度和湿度合适,那么它就会开始硬化,并且会不断地加固,直到达到一定的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为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对混凝土进行硬化,使其充分水化,从而使其强度逐渐增加,防止出现开裂等情况,确保混凝土在龄期内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有效的养护方法。

3.5混凝土的养护的综合要点

对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浇筑过程进行了温度监控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混凝土的初期监控中,由于混凝土中温度较高,上部和下部温度较低,在冷却期间,混凝土的表面换热,温度梯度会逐渐升高,而上部温度会降低。在养护早期,混凝土与外界的温差比较大,会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所以在冷却段内混凝土的冷却速度比较快。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动态养护的实时监控,适时地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了早期开裂。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多是基于工程经验,且养护方法单一,难以适应不同的混凝土状况。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不能盲目地进行养护,必须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状况,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动态养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

鉴于工程施工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在进行相应的工程建设时,应特别重视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等质量问题的防治。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对混凝土各工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监测,确保工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汪兵.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养护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34+237.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09.183.

[2]贺弘扬.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33.

[3]冯庆妍.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养护[J].山西建筑,2016,42(01):185-186.DOI: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6.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