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

查伟 ,王志坤

身份证号:372502198106230018

身份证号:372502198111090013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有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对用电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电力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存在着大量的超负荷、设备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防止发生电力事故,应加强对电网建设的安全管理和检修。

关键词:电力建设;电力维修;安全问题

1导论

电力建设的整个过程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都至关重要。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是实施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协调,做好前期的准备,把握好施工中的细节,做好后期的维修。从各方面入手,要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在电力建设的同时,也要定期对项目进行定期地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2电力建设和电力设备维修中的问题

2.1我国现有电力设备的安全保护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各方面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都离不开稳定高效的电力支持,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电力的需求量增加,要保证电力的安全,首先要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其次,农村地区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导致了电力设施的质量问题,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了外力的影响,导致了大量的断电,而电力设施的损坏主要是因为安全措施的不完善,导致电力设施的发生,部分电力公司由于电力设施、电器和电力线路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足,导致电力设施无法正常工作,电力管理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监督,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电力事故的当事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由于建筑工人或者是造成事故的人,他们缺乏这种法律意识,加之相关的部门对一些事故处理的不到位,成为电网安全供电的又一隐患,这样会危害到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造成经济的损失。

2.2部分供电设施已过时,无法承担重载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电力设施长期处于失修状态,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电力设备,已经丧失了原来的功能和性能,使其难以正常运行,这对电力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设备陈旧、维护不完善,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运行,在超负荷运行时,会产生安全隐患,给电网建设和供电维护带来不便。电力设备的老化,大部分都是因为年久失修,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很长,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超负荷的现象,在这个时候,设备就会因为年代久远而出现故障,这是一种长期不更换的设备。第二个问题是,由于生产厂商自身的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了设备的安全和自动化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不能按规定进行工作,施工过程中不规范,许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疏忽造成的;第四个问题是,监理人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不到位,对工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造成了一些违规行为。

2.3电力建设与电力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自我防护能力差

电力工程施工和维修人员对施工安全意识不强,施工中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有的施工单位违规施工,有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出现了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等问题。因此,提高对电力工程施工及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减少电力施工安全隐患的重要保障,能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井然有序,不能因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从而保证施工和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

2.4没有严格的电力维护与建设规范,缺少健全的安全问责机制

一方面,由于电力建设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较差,影响到电力建设的正常、平稳、有序地进行,同时,电力建设与维护工作中缺少规范、可靠的方法,也是造成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程序和规则,不能主观判断,否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加强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检查,是降低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

3电网建设与维修的最佳方案

3.1在电力建设中,尽可能使用最先进的施工设备,以保证工人的生命

电力设施长期处于失修状态,无法适应电网长期运行和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电力建设需要使用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而优良的电力设施是保证供电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另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工作性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优秀的设备,优秀的建筑工人,是保证电力建设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两者相互协作,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电力建设和电力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加强配电网的供电技术

在配电网络技术改造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是提高电网自动化技术,第二是提高故障处理技术,第三是提高线路监测技术。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的电网条件,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对电网的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响应的特点及影响,制订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方案。有针对性地选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自动控制操作系统、自动控制管理、自动检测系统;要及时监测、控制配电网络中的电流负荷、潮流趋势等信息,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安全,并建立起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同时,有关部门也可以在配电网络建设中运用自动化的单个接地故障判别技术,增强对其的监测效果;能改善线路的绝缘状态,减少线路树线,提高电网的建设水平;能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和完善配电网络的故障隔离、故障恢复、网络过负荷监测、符合转移等技术。

3.3加强对建筑工人及维修工人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

电力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是降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有些技术人员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深造,就很难在这个行业中站稳脚跟,很有可能会被淘汰。因此,要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对各部门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电力建设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

3.4对电网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

在日常的电力系统巡视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对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方位地监测,并对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对电力系统的使用、运行、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网络重构、供电恢复建设等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及时处理维修中出现的问题;对线路和电器进行分析,并及时排除以上部位的障碍;应定期检查、更换绝缘瓷瓶、避雷器等电器,以减少闪络和雷击的危险;要定期调整用电频率,及时监测用电量,从源头上减少用电隐患。

4总结

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电网建设,健全电网建设,健全电网运行机制,构建一整套科学的电网运行机制,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和手段。施工前、施工期间、施工后的质量检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矛盾,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对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使工程项目达到群众的预期。

参考文献:

智能太阳能电力施工警示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张国清.农村电工.2021(01)

从电力施工履约视角浅析如何提升企业信用[J].杨进华.水电站机电技术.2021(09)

10kV~220kV电力施工的现场管理研究[J].陈丽如.电力设备管理.2021(04)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施工人员定位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曹宝夷,许亮,刘海龙,王爽,任骏坤.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1(06)

电力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与方案探析[J].杨雪龙.中国新通信.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