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管理研究

周俊

51102419950601311X

摘要: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在安全管理中,人员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施工班组的人员管理又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实践中,怎样才能把施工班组的人员安全管理做好,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可采取严格“负责人”、“班前会”等方式,对施工现场的班组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人员组织、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规范有效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控制手段。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意识,人员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而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比例很大,因此,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将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管理做好,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一、加强第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但是,我们的施工队伍中,大部分的劳务人员都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低,而且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因此,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提升显得特别重要。

(一)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

在早上的班会上,对员工进行了班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在安排每天的工作内容的时候,对目前的工作情况进行了风险分析,向员工们介绍了工作地点的危险源、隐患以及禁止“三违”,并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了员工们的安全操作。每天的班前会,都会反复地提醒工人们,如果工人们出现了违规操作或者危险操作,就会潜意识地警醒,这是一种危险操作,是一种“三违”作业。可以拒绝施工,这样的话,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相信,通过对早班会进行反复地强调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危险操作和违章操作。

(二)本工程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在项目中,要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并组织一线工作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学习。但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而且作业人员在施工完成后,参加安全教训宣传培训会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和积极性都不高,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疲惫和抵触,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的效果会大大降低。我们可以让作业人员观看各类事故案例,在各个岗位、机械操作、施工现场等显著地点播放、宣传各类典型事故,用血淋淋的事故教训,深化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道安全防线,在施工作业之前,就对作业风险和违章作业的后果进行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的问题。

二、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各个合作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缺少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这就导致了合作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取得很好的成效,因此,提升合作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管理能力、安全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夯实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训练

在施工单位进场之前,工程要选择信誉好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生产单位的“负责人”都要配备齐全,各种特殊作业人员都要有相应的证书和工作经验。在施工操作中,我们可以对合作团队的“负责人”、特别工种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并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采用“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开展事故案例分析学习,使工作人员脚踏实地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以过程为主线,强化安全责任

在工地建设的管理上,要抓住工地的“关键人物”,即工地的负责人。在做好对建筑工人的控制方面,我们能够对团队的“负责人”进行严格地监督,让团队的“负责人”做好自身团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各协作组的“负责人”认真履行“班前会”的职责,以提升会务质量。要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要对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地解决,同时还要将现场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巡视工作做好,将安全作为核心来保证生产操作。

三、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一)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职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本工程严格落实了“一岗双责”责任制。项目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并要落实他们各自的岗位职责,将责任分工区、划岗位,落实到个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予以完善,要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场施工应该以安全为主要内容,将安全放在首位,在安全施工的基础上,确保生产工作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

(二)加强工作计划的执行,实行动态管理

安全技术方案要具备可操作性,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标准化交底需要精心编制,要有图文并茂的内容,还要具备实操性和可行性。要严格地进行交底,在作业中所涉及的人员,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交底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详细的了解。在交底过程中,禁止口头交底,要将内容落实到纸面上,而且不能敷衍,在交底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地告知、解读,并对方案进行风险辨识,在交底的时候,还要告知详细的风险隐患及防控措施,施工技术人员要按照方案,并与现场作业进度相结合,对其进行实时的控制。技术管理指的是识别安全风险,选择合理的工艺及设备,按照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它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关键和前提。

(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解决安全问题

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十分复杂,各种安全隐患层出不穷,而且还存在着同类隐患反复发生的情况,对隐患问题不能彻底进行整改。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为下面的管理人员作出榜样,要对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与领导班子是否重视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对不能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要在思想上对安全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要积极配合开展隐患消除和整改工作,做好施工安全保障服务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实行安全奖励和惩罚措施,增强员工的参与度

在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安全奖罚活动,个人可以以安全随手拍的形式,通过发现隐患、整改隐患,对隐患的相应处理进行考评打分,最后,每个月进行统计人员隐患排查条数,对于达标者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对于不达标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可以以打扫卫生、门卫值班等形式进行处罚,这样可以提高参与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对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也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对合作团队作出相同的要求,在每个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对存在隐患较少、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团队给予奖励,对发现存在较多隐患,并且不积极整改的团队进行通报和惩罚,以此来提升作业团队的安全管理意识,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下去。

结语

在我国现阶段,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推行“早班会”,严格抓“一把手”的工地安全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安全文化的构建。使整个工程形成“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使施工现场的一线工人形成“我不碰”的安全意识,使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及工程管理者形成“我不能错过”的安全观念,使施工现场的“要我安全”观念转变为“我要安全”观念,“我懂安全”观念转变。

参考文献

[1]赵凯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3(17):75-76.

[2]徐国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3(09):106-108.

[3]龚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