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陈芳英

上饶市实验中学334000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抽象性的课程。但是,怎样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情况下,提高学校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是当今重要课题。在“双减”的背景下,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降低学校教育成本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焦点,而怎样通过减负增效来提升学校教学效率也就成为关键因素。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教学途径

引言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做到认真地备课,基于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要真正地突出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融入其中,感知其中的内容,将知识内化,优化所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挖掘知识内涵,形成不一样的知识内容,以此构建知识体系,促进效率的提升,满足学习需求。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困境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初中生大都喜欢玩,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都无法拿出全部的注意力应对教师的教学。在“双减”的大环境中,如果仅仅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使孩子们还没有办法从课堂中学到要学习的东西,对他们的学习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小。所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足才是造成数学教育困难的关键,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答,那么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是无效的。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学会设计问题,学生要主动参与。在创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问题分析,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创设提问情境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答案,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有疑问时可以踊跃提出,或者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生在进行提问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为学生提问提供素材,让其有新的认知,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优化课堂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长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教师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不想和教师们交流,教师们给他们讲的知识也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不敢在教师们的面前展示自己。另外,由于教师和同学的年纪差异比较大,交流上也存在一定的代沟,教师很难把自身的思考模式带入到学生的思考当中,而让学生感到教师不了解自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比较有趣的方法优化教学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节中,由于这门课程的整体难度并不高,学生们能够利用自学和对数学的爱好来进行这门课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些有趣的交互环节。例如在备课时,教师会事先预备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在课上向同学们解释一些基本的东西,并让他们通过学习用图表或者用树形图来计算可能性。接下来,让同学们用频数来估算概率。学习概率并不难,但要使他们在运用中认识到数学,并在教学中形成某种程度的统计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良好的交流。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准备几个小的纸条,每个纸条上都有一个号码,每个号码都是从1到9。每次抽奖,教师都会抽取两次,表示自己所在的教室,例如,在前排的一号位,她的座次是(1,1),教师可以写下一道题,然后引导他们用频次进行计算,计算完毕,再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室上。教师并非真的想让学生计算出一个结果,只是希望通过这些问题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在不断的摸索中发现,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变得有趣,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强化实践操作,因材施教

“双减”背景下,基于内容,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认知知识,落实知识,优化所学。如果只是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亲自的实践,则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比较肤浅,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当中,才能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对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感知,在知识学习当中,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以此在学生动手实践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学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双减”背景下,在小组合作方式的应用当中,也可以引入竞争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准确认知自我,感知知识学习中的收获、不足,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提升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当中有更多的进步,提升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也进一步地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这种方式方法,对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四)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夯实学生数学基础

在颁布“双减”政策时,相关部门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作业模式都提出了相应的限制,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方式和作业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来优化作业内容,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匹配相应的课后作业,这样才能在减少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同时,大幅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如按照数学综合能力将全班学生分为较差、中等、良好和优秀四个层次,对基础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以基础性数学知识训练为主,对中等能力的学生以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解题思路为主,对数学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素质为主。例如,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强调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数学模型来探讨相关数学概念和方法,借助课后作业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因此,在完成相关章节的教学活动后,数学教师应该避免统一发布课后练习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来实践一元一次方程理论。具体而言,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移项与合并的习题逻辑难度出发,对数学基础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适当增加基础题的比例,课后作业以基础知识训练为主;对数学综合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将实际遇到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数字化”,建立方程模型,实际演练数学作业中的解题思路;对数学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以中等难度的习题和拓展题为主,倡导少而精的战略,重点培养学生从算式到方程的思维转化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为促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全面开展,实现减负增效,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合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做好每个学生的评价反馈工作,帮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长奇.基于核心素养和双减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关键[J].学周刊,2023(04):79-81.

[2]董春艳.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命题方向及其应对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