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孙尚明

陕西省洛南县保安镇中心小学

726115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此,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阅读材料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将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内涵来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听、读、仿写等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究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一方面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动性,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因为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缺少丰富的经验和生活经历,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为学生建立浓郁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优化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不仅会对学生语文思维力带来启迪作用,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也能起到对应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加强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与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相符,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在现代化进程中,无论哪一阶段的教育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相关的素材,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达报效国家雄心的古诗词与文言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内容,可以逐渐增强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3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识字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由于活泼好动的特征,课堂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集中注意力。而有趣生动的学习内容加上教师生动的讲演就很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教师可以从汉字造字特征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相关历史、典故、传说等,为枯燥的汉字赋予有趣的形象,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发掘教材内容,实施情感教学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中国古典精粹,教师要探寻教材的“精”和传统的“美”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充分发挥。从这一观点入手,教师要结合不同年段的实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学生做好选择性内容拓展,将知识教学、情感教学进行融合,提升语文课堂氛围。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现代文中的文字作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内心情感起到调动作用,完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赋予教材更多的人文色彩。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借助于古圣先贤的哲学思想、道德境界,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凸显文化精髓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还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经验推进二次学习,强化内容对学生起到的吸引效果。

2.2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多,视频影音设备便是学生自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栏中将拍摄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展示出来,并做到定期更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观看视频并留言,通过学校网站畅所欲言,说出他们自己的感悟,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回顾与视频有关的教材内容,在留言的过程中出于好奇心还有可能会“刨根究底”,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利用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认同

传统节日传递了传统文化的很多风俗习惯,所以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上课之余,我国会把一些传统节日当作假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背后都隐含着很多传统文化活动,同时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多年来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加强学生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与认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和底蕴。例如,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它的源头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彰显了它的高尚品格和爱国精神。在端午节期间,国人或用包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屈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端午节内涵的理解。另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对屈原的诗歌进行搜索,并围绕这些诗歌进行语文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

2.4鉴赏古文,传授传统文化学法方法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一定比重,特别是古诗词比重更大,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积累更为丰富,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背诵这些内容,教材中也选入不少古诗词,为学生阅读、背诵、鉴赏提供丰富素材支持。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大多停留在读、背、写阶段,教师要做鉴赏引导,适时传授一些阅读学法,为学生顺利进入鉴赏环节奠定基础。虽然教学课程标准对古诗词学习没有提出更高要求,但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展开设计。诵读、背诵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基本任务,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尝试做鉴赏学习,学生学习感知体验会更为丰富。学生鉴赏古诗词需要学法支持,教师要做好教学评估,以便做出准确判断。

2.6丰富实践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单一地限制在课堂,还要组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融入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认知的同时完成历史传承。小学教学中有众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古诗、书法、国画赏析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关键内容。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在课堂中进行朗读,之后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配乐,融入自己的情感提升情感共鸣。再如,书法作为传统艺术中的一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对联、牌匾等,丰富学生对书法艺术的了解。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法背后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语

综上,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其品格,最终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小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江西教育,2019(32).

[2]杨惠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与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30)

[3]曹洪阳.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J].新智慧,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