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林莹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5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事业单位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业务内容涉及范围广,相应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因此更需要事业单位能够积极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防范财务风险,为事业单位的运营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引言

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形与以往不同,传统财务管理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需要事业单位根据发展现状优化财务管理路径。但是现今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不足,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对此,事业单位应结合现状设计科学的财务管理优化路径,通过改进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等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1不重视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存在对预算支出不够重视的问题,由于支出项目繁多,容易出现增量预算,财务报表中支出说明和报表不完善,造成预算支出执行随意性过大。如一项固定资产在2019年报废处理,但在2020年仍然出现该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前一年预算金额上增加新项目的支出项目,提高了本年度预算,造成预算支出重复,形成预算支出惯性现象,处理财务数据时将该支出纳入预算支出中。同时,在年终财务报表中实际支出超过预算报表支出,但实际执行支出超额部分缺乏对应的报表和证明,出现了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1.2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新时期,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成熟,财务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发展成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财务管理中来,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未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也没有建设数据处理系统,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主要以会计核算、预算编报为主,没有开发数据信息分析模块。再者,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未能拨付足够经费用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导致财务管理软硬件设备性能较差,无法满足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需求,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

1.3风险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由于这一特征也影响到财务部门、领导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控意识较弱,对财务风险缺乏事前控制,只能财务事后补救,同样的财务风险问题可能重复出现。事业单位内部缺乏风险管控人员,由于领导人员未能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价值,缺乏风险管理人员,更没有展开风险评估,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风险防范。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策略

2.1提高单位对财务管理认知程度

首先,单位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组织新媒体人员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系统讲解财务管理内涵,阐明财务管理对各岗位的影响,提高各层级对财务管理的认知程度。其次,单位可以通过海报和标语宣传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借助简短的语言文字讲述财务管理对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使全体人员在今后能够以积极心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最后,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座谈会、研讨会和专家讲坛等会议,邀请专业人士负责讲解与财务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宏观角度讲明财务管理与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告诉全体人员遵纪守法的意义,确保有关人员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有序完成财务管理任务。

2.2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财政集中支付体制改革要加快推进,实行部门间财务预算的科学化。现在,部门预算改革才刚刚开始,还处于完善的阶段,作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去,多做了解,多做调研,有针对性地把需要强化的项目和费用单独拿出来,按项目进行预算。如办公费、培训费等,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标准,将其作为预算控制的基础,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预算的可信性和可操作性。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要认真分析、研究预算执行情况,发现有出入,及时上报,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解决办法,以提高部门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在预算编制方面,要坚持编制、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预算编制部门应科学合理,实现内外预算一体化,将所有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要进一步细化收支,实行分类管理,确保财政收入与实际相符。在预算执行方面,严格按照预算规定,按照预算规定组织安排费用,逐步消除随意变动和追加预算的现象。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支出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分离不相容岗位,严格执行支出审批、资产处置、采购、支付等审批程序。

2.3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

如今,将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是内控视角下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与技术化。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各类型工作的开展与工作人员应充分适应与顺应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变化,工作人员正确掌握住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特点与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支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更新与改进财务管理系统中核算系统与预算系统等其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系统,与时俱进,并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环节与内容贯彻并融入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中,使其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环节能够满足与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从而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逐步构建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2.4开展全面内部控制管理

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上,事业单位要根据业务和管理内容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保证业务工作有序开展。事业单位要建立预算管理体系,要求所有科室参与预算编制,经过会议讨论确定预算指标,经过财务部门、领导层及主管部门或上一级单位的审批后,进入预算执行环节。预算编制应分别编制三年预算规划以及年度预算指标,财务部门按照财政要求组织各科室参与三年预算规划的编制,根据各科室业务计划进行制定,财务部门初步审核后上报给预算管理小组,经过多次调整优化后提交审批,完成三年预算规划并留档保存。年度预算的编制同样需要各科室编制年度预算,设定年度绩效目标,结合各科室开展业务的需求进行编制,完成编制后提交年度预算给财务部门。各个科室提出的新项目,均需要严格依据科学调查结果,编制财务评估报告,经过风险评估和会议讨论后,才能计入预算规划中,以实现事前的预算把控。执行预算管理时,将各科室绩效指标和预算目标相挂钩,保证预算目标无偏离,实现绩效目标的同时严控预算。执行期间事业单位要加强审计监督,审查预算编制是否契合业务实际情况,开展阶段性监督,督促各个科室按照预算计划控制,减少超预算问题的出现。

结语

总之,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全面呈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目标,不但应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同时,还应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水准,全面建设财务管控内控机制。清楚的确立各机构之间的义务、责任与权限,做到职权分明,强化有关管理工作者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内控认知与职业道德综合素养,进而全面提升财务审计水准、预算水平及风险防范水准,以此促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得以高效提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最终呈现事业单位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茹.基于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信息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11):144–146.

[2]郑晓云.新会计制度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思考[J].经营管理者,2022(11):73–75.

[3]刘伟红.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22(3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