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景观技术在风景园林工程运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数字景观技术在风景园林工程运用策略

杨飞

610125198211012216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大大提升各行业工作效率与质量,而通过数字景观技术的方式,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用,有效提升园林设计效果,而且设计者也可以通过设计软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工程施工阶段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规划才可有效提升园林整体效果等。

关键词:数字景观技术;风景园林;工程运用

引言

数字景观技术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同时在运用人工智能、传感装置等设备的辅助之下,结合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运用所获取的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科学对风景园林开展模拟与规划,以此保证园林设计处于最佳状态的同时,还能实现景观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最大化。员工还可以通过数字景观技术的方式,分析与解决风景园林工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以防影响到后续工程施工。

1生态风景园林作用及功能要求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现代建筑追求经济效益,以钢筋水泥为主体的城市结构使得人们在城市环境下无法享受自然之美。为了改变目前城市面貌,现代建筑设计人员认识到利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景观园林,从自然生态角度出发实现与人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利用自然生态美学营造生态风景园林。相比于传统景观园林设计与施工,生态风景园林注重自然生态的营造,在最大限度内保持原有景观风貌,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共存。生态风景园林在施工中需要认识到生态系统完整的重要性。以往风景园林施工主要满足城市景观绿化需求,在满足城市绿化基础上进行人为景观打造,却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导致风景园林施工成本偏高,后期维护难度大,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也造成影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则是尽可能保护当地生态完整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技术创新与优化,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实现风景园林功能,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

2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水平提高的可行性路径

2.1优化设计植物绿化景观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要注重绿化植物生态功能的展现,同时也要合理规划植物空间,彰显出植物的观赏价值。引进多元化的植物品种。注重加强园林中植物及生物的保护,配置植被时,应增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引进外来苗种时,要防止出现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也可通过以动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维持生态风景园林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苗木质量管理,如落叶类苗木应选择骨架状态佳、树形良好、无病虫害且未受到机械损伤的苗木,要求苗木根部附带尺寸与苗木规格相契合的土球,苗木根系大小适宜,无劈裂。适当应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更适宜本地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可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利于降低工程建设与管理成本,对场地环境的自生更新也有促进作用,还可有效优化设计体系,增强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另外,局部设计特色突显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之间的协调,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并提升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效果。

2.2加强监管,注重施工成本把控

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公共项目,属于政府财政建设项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合理把控施工成本。相比于商业项目,生态风景园林在投入使用后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属于非盈利项目,因此后期维护成本需要财政源源不断投入,在设计伊始,就要考虑到后期低成本文化问题。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共同协商配合,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在投入后工程反复返工,造成施工成本上升,影响群众休闲娱乐。要充分采用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口碑好、施工技术过硬的建筑单位,同时在设计阶段,就要介入成本管控,确保施工前期、中期、后期及使用阶段消费比。

2.3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要树立环保意识,在自然生态理念下开展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工作,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我国每年产生了数亿吨建筑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也不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环节,技术人员可以对部分建筑材料再利用,例如可将部分建筑固体废气物作为路基填充成本,增加道路强度同时,减少对土壤的使用。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能够显著节省施工用料成本,节省资金可以用来增加自然生态景观营造方面的资金,凸显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效用。

2.4增强风景园林绿化后期养护工作

风景园林建设并非只是建设完成即可,还需要做好园林后续养护工作,这是促进风景园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风景园林管理期间,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园林施工、养护等各项任务,保证园林施工、养护任务具有及时性、高效性特征,从根本上实现增强风景园林绿化效果。此外,对风景园林开展养护任务期间,员工自身需具备较强专业素质与能力,而且还需在实施养护工作期间,实施具有科学性、专业性手段,对风景园林进行全面且细致养护工作,以保证园林中,各类植物都能实现长久存活的同时,还能增强整个园林的效果。对此,相关部门要想提高风景园林养护质量,促进园林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开展养护工作期间,借助数字景观技术的方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完善且优质的养护措施与方案,并将养护方案全面落实到园林之中,在整个养护过程中,需做好全程记录,为后续养护与调整养护方案奠定基础。

2.5合理应用草坪建设施工技术

草坪选取与施工是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重点,要优选草种,以建设地温度为依据,选用冷季型或暖季型草坪。通过分析山东省的气候条件,适宜采用冷型草坪,此类草坪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且草坪叶色以嫩绿色居多。在施工前做好土地平整和排水设施建设,以确保能及时排出积水。建设大型草坪时,要遵循中心高、四周低的原则,以便形成良好的排水角度,一般可控制在2~4℃之间。施工时结合场地地形合理设置排水沟,构建网络化的排水体系。要提前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保障施工顺畅。四是要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每个环节,施工前构建施工模型,通过模拟施工分析工程施工问题,增强生态风景园的整体呈现效果。

2.6加强施工工序规划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涉及多道工序、涵盖多方面施工内容,需要合理规划与调整施工工序。施工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以降低返工率。以设计图为依据,施工人员深入分析各施工流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优化工序,从而增强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与有序性。此外,要严格开展现场监督,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采取有效解决措施,防止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结语

对现如今风景园林建设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影响风景园林实现可持续发展因素众多,为促进园林实现稳定且健康发展,可以借助数字景观技术的方式,帮助园林开展平面设计、效果设计,以及为后续养护工作提供支持,解决传统园林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等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与作用。因此,科学借助数字景观技术,对风景园林工程开展设计、施工、管理等,有助于促进风景园林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宝宏.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镇建设2020(7):337-337.

[2]]孙秀慧.风景园林施工中技术优化和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花卉,2021(6):181-182.

[3]何嘉鸣.关于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途径[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21(10):136-137.

[4]周长伟.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工程技术与管理(新加坡),2019(9):175-176.

[5]张尚玉.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9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