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分析

王梦云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治疗的5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各27例。其中参照组给予仰卧位通气护理。研究组给予俯卧位通气护理,分析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结果:研究组的Pao2/Fi02、CVP、MAP、HR(254.15±34.13、6.93±1.04、75.29±6.19、86.78±6.12)指标优于参照组(305.6±23.12、6.48±1.02、70.37±5.16、82.11±4.15),(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效果

肺炎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不及的话,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转变为重症肺炎,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且需要加强针对性护理,防止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等并发症,以及患者因为病情变化严重而死亡。临床一般会通过呼吸支持和控制感染来对低氧血症予以治疗[1]。通过俯卧位通气护理让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可对其肺部血流量进行改善,有助于引流分泌物,并对其氧合能力予以改善。对此,本文就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人数为27例。其中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在39岁-76岁,平均年龄为(59.12±4.27)岁,参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龄段在38岁-79岁,平均年龄为(59.57±4.2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营养干预和补液支持等治疗,同时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

参照组给予患者仰卧位通气护理。

研究组给予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1)护理前的准备:针对肠内营养病人,在对其进行体位翻转之前的1小时要暂停肠内营养支持,同时观察其是否存在胃潴留现象,以翻动期间有反流现象出现而造成误吸等不良事件[2]。将电极片移开,关闭患者的尿管和引流管,防止出现反流现象,待患者翻身成功后将管道打开并固定到位,让心电监护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的管道可进行适当约束,以免其拉扯管道造成管道脱落。(2)俯卧位方法:安排三四名护理人员协助对患者进行翻身,结束后床头护理人员对其气管插管进行固定,然后其他人员协同工作将患者移至翻转方向反向的一侧,并对管道情况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协助其完成翻身。用头部硅胶减压垫于患者头部,同时对气管插管情况进行检查,让患者调整上肢体位,以防出现气管插管不慎拔除的现象[3]。在患者髂部、双肩位置可垫上软枕垫,以免胸腹部位置受压。注意两小时对受压的头部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一次,让患者始终在气垫床上保持俯卧位。俯卧位期间患者会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因此要注意对患者的排痰处理,可采取机械振动方式,或雾化吸入的方式,拍打患者的背部,帮助其排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还可适时在呼吸机管道内倒冷凝水,让管道处于通畅状态[4]。同时,俯卧位通气时间可结合患者耐受程度来决定,注意加强患者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分析后的数据结果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t值用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来检验计数资料,计数的相关数据使用[n(%)]代表,两组之间的差异用P值来判定,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分析

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分析

组别

例数

Pao2/Fi02

CVP(cmH20)

MAP(mmHg)

HR(次/min)

研究组

27

254.15±34.13

6.93±1.04

75.29±6.19

86.78±6.12

参照组

27

305.6±23.12

6.18±1.02

70.37±5.16

82.11±4.15

x2

6.485

2.675

3.172

3.282

t值

0.000

0.010

0.000

0.002

  1. 讨论

机械通气可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泡通气功能进行很好的改善,且能扩张其肺组织,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而体位对通气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如何采取合适的体位对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护理,也成了临床关注的重点。仰卧位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心脏和肺部处于收缩状态,容易造成肺部区域的膨胀,而改变患者体位,让其翻身后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这样可让肺门在较低的位置,有助于及时排出肺部分泌物,对预防感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俯卧位状态下,可降低患者的肺收缩,帮助扩张肺组织,有助于肺部灌注一致性的提升

[5]。同时,护理人员在患者俯卧位通气过程中也要对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及时监测,管道要固定好,让其处于通畅水平,以免发生堵塞或脱。当痰液多时借助雾化等方式及时将其排出,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临床将俯卧位通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阙菲烟. 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研究[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0):111-113.

[2][2] 胡耀蓉. 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应用与护理效果分析[J]. 母婴世界,2021(12):198.

[3] 叶梦梦,刘欣,杜君.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母婴世界,2021(8):243.

[4] 汪双红,钟解明. 重症肺炎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研究[J]. 婚育与健康,2022,28(5):7-8.

[5] 杨恬恬,陈娇娇. ICU重症肺炎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与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