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

陈诗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537000

摘要:目的 对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救治有效率、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好于对照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研究证实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中有着不错的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有极大的帮助,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对并发症的预防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在临床救治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损伤控制理论

骨科下肢创伤多由外力冲击躯体而造成损伤,属于多发疾病,若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对患者的内脏器官、神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诱发其他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救治难度,情况严重时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1]。因此,要快速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在最佳的抢救时期稳定患者病情,预防三联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对于骨科下肢创伤的救治会选择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救治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进行手术前通过科学的处理患者损伤,可以控制病情,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力,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好保障。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探讨对于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的最佳方法以及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34±3.71)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17±3.51)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符合统计学研究要求,可以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临床救治方法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明确患者下肢创伤情况,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做好止血工作,清除已坏死的组织和腐肉,利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根据解剖性质来修复软组织创伤,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输血,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在术后服用或注射抗生素药物避免伤口感染,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卧床体位,做好防坠落保护。

观察组则利用损伤控制理论来进行临床救治治疗,该理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析患者创伤情况。患者在接受救治前,要先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诊断,得出患者具体的创伤类型和创伤部位,找到造成创伤的原因,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第二阶段:找到创伤严重部位。经过检查后找到患者创伤严重部位,及时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如要第一时间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操作,修复创伤部位,对伤口进行消毒防止感染,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第三阶段:急救治疗。在确诊之后,根据VIPCO救治流程进行急救,其中包含吸氧治疗,保持患者呼吸畅通;建立2-3条静脉通路,进行输血、输液;检测患者生命特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注意患者的出血量,及时为患者进行输血,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1)救治有效率。无效:创伤部位未愈合,下肢关节无法活动,或创伤情况加重。有效:创伤部位愈合,下肢可自主活动。显效:创伤部位愈合,下肢活动能力良好,下肢可以负重。(2)住院时长。(3)并发症发生率。(4)患者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满分100分。

2 结果

2.1 救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救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5.5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组别

例数

感染

骨不连

呼吸窘迫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

显效

有效

无效

救治总有效率(%)

观察组

45

1

0

0

2.22%

11

24

10

77.77

对照组

45

5

1

1

15.55%

25

17

3

93.33

X2

6.124

5.581

P值

0.002

0.003

2.2 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长为32.46±4.15d,远少于对照组43.64±5.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81±3.72分,高于对照组77.19±4.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因交通事故、高空坠物导致骨科创伤的患者与日俱增。作为骨科中的常见病症,患者所受到外力冲击的程度不同,创伤类型和损伤程度也不一,情况危急的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

[2]

在传统的救治方法中,主要是对创伤部位先进行消毒和包扎,情况严重的患者则通过手术来促进创口愈合[3]。但是,由于手术时间过长,患者的耐受性低,很容易影响到患者下肢血液流通,很可能造成皮肤坏死或者引发其他疾病,影响患者下肢创口的愈合[4]。近些年,损伤控制理论被应用到多发性、严重性骨折治疗当中,通过三个阶段的治疗来进行临床救治,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根据患者的创伤情况展开针对性治疗。通过研究发现,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远低于对照组,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满意度指标表现要好于对照组,这就说明,损伤控制理论可以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症状,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救治效果。

综上所述,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上表现较好,使临床救治效果大大提高,使患者创伤部位、骨折情况得到了快速改善,并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出现,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韦敢. 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工作中的具体作用分析[J]. 双足与保健,2019,28(07):78-80.

[2]田宝忠. 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措施及结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0):48.

[3]李付彬. 探讨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效果[J]. 中外医疗,2020,39(14):83-85.

[4]卢全忠,安薛,史本海,沈林华,蔡成名,宋涛,王若飞. 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