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宋梦洁1,张云菲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导致大气污染在当今环境问题中居于首位,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旦空气受到污染,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关人员深入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简单阐述了大气污染的特点,分析了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同时针对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项目名称:新疆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演变及潜在来源分析

中图分类号:TB

1大气污染的特点

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严峻问题,其具有广范围、难治理和复杂构成的特征。由于污染物在空气中传播的能力,大气污染可以跨越地理边界,影响广大地区甚至全球,这种广泛地传播使得大气污染成为一项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与努力来解决。大气污染涉及多个源头和污染物的复合体系,治理起来非常具有挑战性,各种不同的排放源如工业废气、雾霾和汽车尾气都对大气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治理大气污染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协调的措施。此外,吸入污染空气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一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等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和积累可能导致慢性病的发展。因此,保护大气质量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以降低大气污染的影响。

2大气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2.1自然因素

2.1.1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大气污染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产生直接影响。例如,高温和低湿度条件有助于污染物的挥发和化学反应,从而增加大气污染的程度。风向和风速影响着污染物的传输方向和速度,如果风速较低,则污染物容易在局部区域积累;而高风速则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此外,气象逆温层是另一个重要的气象现象,它可以形成类似盖子的作用,限制了底层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导致污染物积累,增加空气质量的恶化程度。

2.1.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对大气污染产生显著影响。地形、地貌和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着污染物的分布和传播路径。山脉、山谷和平原等地形地貌特征会影响空气流动的模式和速度,从而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和稀释。海洋和湖泊等水体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周围的空气,并对附近地区的大气污染产生影响。此外,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大气污染的源和接收区域之间的距离,进而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浓度分布。

2.2人为因素

2.2.1工业活动

工业活动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业废气通过烟囱、烟筒和排放口进入大气中,直接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这些污染物的排放贡献了大气中的颗粒物、臭氧和酸雨等问题。二氧化硫是燃煤和燃油等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其排放不仅会导致酸雨的形成,还对呼吸系统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氮氧化物是汽车尾气和工业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重要污染物,其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的臭氧生成,对呼吸系统和植被造成损害。

2.2.2交通运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汽车普及率的增加,交通流量剧增,导致交通污染规模和严重性的上升。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由汽车尾气和燃烧排放产生,其吸入会干扰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导致中毒和健康问题。颗粒物是由机动车辆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固体和液体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物质,其与氮氧化物参与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氮氧化物是由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参与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形成。

3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现状

3.1防治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在一些企业和工业区域,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存在着质量管控不严的问题,导致废水排放无法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而造成大气污染的严重问题。并且,部分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环境保护的责任,不主动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从而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不仅如此,一些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存在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以及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导致其运行效果不理想,这使得排放的废水废气中仍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无法完全覆盖大气污染防治的各个方面,监管和执法部门在执行任务时缺乏相应的依据和支持,影响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3.2产业结构不科学,工业排放污染问题较严重

一些中小城市在工业化发展中倾向于依赖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城市吸引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业项目,希望通过发展工业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然而,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牺牲环境保护措施,对工业排放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同时,为了迅速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一些企业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不按照规定安装和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导致废气排放未经有效处理,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

4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

4.1制定健全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使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依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旨在规范和约束大气污染防治的各个环节,保护大气环境和人民的健康。而地方性法规能够更好地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落实国家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确保政策的执行和效果。在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通过制定细化的管理办法,可以对工业排放和监管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监管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治理效果。此外,清晰界定监管和处罚主体,并提出严格的处罚措施,对于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起到威慑作用。同时,应科学划分职责,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同配合,有效地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4.2注重培养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人才

大气污染防治涉及复杂的环境科学和管理知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培训方案,为工作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此外,政府部门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提高相应的准入门槛,要求其具备相关的背景和技能,同时,适当提高员工的待遇,给予其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福利待遇,以激励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补充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队伍。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政府部门还应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其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并且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工作人员能力和表现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提升机会,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3严格管控机动车废气排放

建立完善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体系,对车辆进行定期排放检测,并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对不达标车辆进行限行和淘汰,有效控制高排放车辆的数量,减少废气污染的程度。此外,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个人小汽车的使用,进一步降低机动车废气排放量。不仅如此,通过分析大气指数和实施科学的交通管理策略,及时调整交通流量和控制车辆数量与速度,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因为大气污染的复杂性,使得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提升对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与当地的大气污染现状相结合,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策略,将其贯彻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地区的空气质量,给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牛建军.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6):143-145.

[2]刘延泉.浅议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5):48-49.

[3]李晓娟.生态环境治理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的探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