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延时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增强CT检查中动脉期时相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分析延时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增强CT检查中动脉期时相的影响

毛苇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分析延时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增强CT检查中动脉期时相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中,随机挑选82例作为研究重点人群,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然后再对患者使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93.90%VS80.49%),并且MRI扫描特异度(72.73%VS27.27%)、灵敏度(97.18%VS88.73%)方面均高于CT扫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RI在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检查病灶数量均高于CT扫描。结论:通过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针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均能够有效检出,但是MRI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更高,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针对肝硬化伴肝癌的首选诊断方式。

关键词:延时扫描;肝硬化;肝脏增强CT;动脉期;影响

引言

随着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准确性的不断提高,增强CT对肝脏检查已经成为诊断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在肝脏CT增强中,动脉期相增强准确的扫描时间确定,可以为早期肝癌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肝硬化患者动脉期增强效果不仅受到年龄、性别、体重、肝硬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还与增强检查时对比剂浓度、注射速度、剂量、延时扫描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既往虽有较多关于这些因素的研究报道,但针对肝硬化患者动脉期延时时间正确选择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延时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增强CT检查中动脉期时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肝硬化伴肝癌患者82例,男性与女性分别有51例与31例,患者年龄35-79岁,平均(57.0±7.3)岁,病程1-14年,平均(7.5±2.2)年,体质量47-79kg,平均(63.0±5.3)kg。

纳入标准:①肝硬化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②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完整者;③同意参加本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脏、肾脏、血液系统疾病和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②增强CT造影剂过敏者;③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肝性脑病者。

1.2方法

CT检查:选择64层螺旋CT扫描仪为检查设备,调整设备参数:电压=120kV,电流=300mA,层厚=5mm,螺距=0.98:1。嘱患者仰卧位、屏气呼吸,充盈患者胃肠,在患者呼气末自膈肌顶部向肝脏下缘扫描。使用非离子型碘海醇作为增强扫描中的对比剂,注射速度控制在3.5ml/s,分别在25~30s的动脉期、45~60s的门静脉期与120s的延迟期做静态扫描。MRI检查:选择3.0磁共振成像仪作为检查设备,调整设备参数:重复时间(TR)=2.6ms、回波时间(TE)=1.2ms、反转角度=16度、层厚=4.4mm、屏息时间=21s、矩阵=272×260、视野=36×40,做全肝的容积扫描。0.1mmol/L射Gd-DTPA经肘静脉注射后,分别在20s的动脉期、1min的门静脉期与3min的延迟期做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HCC、肝硬化临床诊断效果;分析HCC、肝硬化患者CT、MRI诊断中成像参数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运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对比

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比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不同检查方式下病灶的影像学表现

在MRI检查中,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分别检出高信号病灶83处、5处、3处,低信号3处、77处、80处,在CT检查中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分别检出高密度病灶75处、7处、8处,低密度病灶8处、72处以及73处。

3讨论

肝脏为人体内供血最丰富的器官,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系统的扩张、门静脉高压、大量侧支循环的建立、门-体分流和脾脏肿大引起的“漏血”现象可以减少到达肝脏的对比剂量,影响肝实质的增强。同时,由血管收缩剂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肝脏和外周动脉血管扩张剂降低了循环中有效的血容量;另外,钠水潴留和血浆容量增加将造影剂稀释到体循环中,进一步影响了肝实质的图像增强。在肝动脉的早期扫描,因对比剂进入肝实质较少,病变强化特点表现不充分;而动脉期过晚扫描,肝实质强化过于明显,也会影响病变特征的表现,从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肝脏的多数肿瘤为动脉供血,动脉期肿瘤增强的增加与周围肝实质明显不同,易于诊断,因此,CT影像最佳诊断期相为动脉期。大多数肝细胞癌于动脉期强化,诊断明显高于其他期,甚至有些病灶仅动脉期可诊断,因此合理设置动脉期扫描时间,可有效提高病灶检出率。

本研究显示,增强CT对肝脏各病变类型总检出率高,在肝脏病灶分布以及数量上有很高的准确率,但在病灶大小评估上出现差异,准确性稍低;对小细胞肝癌病灶的诊断率高且安全性好,这与既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增强螺旋CT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及确定组织学特性,多期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病变血供特征,容易鉴别不典型小囊肿、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另外一项针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的增强CT检查发现,增强CT在影像学表现上可替代磁共振检查,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病灶、而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则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CT对肝癌病灶周围因肝癌双层假包膜而形成的环状强化影的检出情况与磁共振无差别,对于肝癌病灶的鉴别和检出能力很高,准确性尚佳。

综上所述,将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均能够将患者有效检出,MRI具备较高诊断准确性,同时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辐射,检查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宋杰峰,张亚珍,符孔,等.超声、CT、MRI对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探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4):57-61.

[2]赵露,姜文雯,张馨,等.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行肝硬化CT分级对术后1年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的影响[J].肝脏,2018,23(12):1117-1119.

[3]孟兆伟,王洪涛,管唯唯.MRI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效果及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12(6):786-789,798.

[4]钟熹,李建生,陈志军,等.MR扩散加权成像纹理分析鉴别肝硬化背景下不典型强化的小肝癌和增生结节[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1):37-42.

[5]荆航,李兰涛,王振光.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3):61-63,84.

[6]王刚,卢宗尚.肝动脉化疗栓塞次数对肝癌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化CT分级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8,39(8):98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