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分析

  ,王静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同时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分组,常规护理41例(常规M组),专项化护理干预方法40例(专项Z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营养),护理满意度情况行分析。结果:专项Z组、常规M组护理干预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护理满意度专项Z组更高(t=10.535、7.783、=10.768),P<0.05,差异显著。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在危重患者治疗中,对于促进患者营养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营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各种危重症患者中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因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主要是利用营养物质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所有有着恢复营养的药理作用。对危重症患者所提供的营养支持观念逐渐转变为对其实行营养治疗,并且在最近几年,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在社会范围之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在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应的规范性,常常会造成因为制剂的用量、种类以及用药方式等之间所具有的差异性而引起各种并发症,所以,在临床中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研究探析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危重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为常规M组41例,专项Z组40例。常规M组男患者与女患者各21例、20例,患者年龄均值46岁~78岁;专项Z组男患者与女患者各22例、18例,患者年龄均值46岁~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无明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M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留置鼻胃管营养制剂支持治疗,25m L/h滴速,在营养支持治疗中使用北京科力建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胃肠输注泵,并在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同时观察患者营养情况、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保证患者安全。

专项Z组在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专项化护理,给予肠内营养,即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并经X射线透视证实放置正确、固定后,2 h内滴注37℃生理盐水500 ml以使患者肠道逐渐适应,按28 kcal/kg、热氮比120∶1~150∶1滴注肽氨基酸营养制品(商品名:百普力),第1天速度为25 ml/h,此后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至100~120 ml/h,5 d后根据患者代谢、营养要求、输注反应等给予长肽和整蛋白型营养合剂并适当调整肠内营养类型和速度,待患者病情转归良好后可停止肠内营养并逐渐开放饮食。其中早期组给予早期(入院24 h内)肠内营养,延期组给予延期(入院48 h后)肠内营养。

1.3观察指标

观察常规M组、专项Z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生理指标(营养)。生理指标主要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行分析。护理满意度由患者依据自身感受行评定,满意度=表示满意患者数/病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产生的数据行统计处理,工具为SPSS24.0,生理指标以(x±s)表示,满意度以n(%)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组间对比具差异需要P<0.05。

2结果

常规M组护理满意度70.73%(29/41),专项Z组护理满意度97.50%(39/40),组间对比=10.768,专项Z组更高,P<0.05,差异显著。常规M组、专项Z组生理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提升,专项Z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常规M组,P<0.05,差异显著。

3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和应对措施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尽管有着诸多应用优势,但却也存在比较多的并发症,这就需要在对危重症患者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防控管理。由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主要采取的是鼻胃管饲的输注方式,这样容易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患者胃黏膜的机械性损坏,而且部分危重症患者对于胃管的耐受性不强,容易出现食道和胃肠黏膜的应激反应。同时要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性并发症,这就需要控制营养制剂质量,避免营养制剂出现污染。并要防止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时,出现胃潴留、反流、便秘、腹泻、误吸等情况。针对上述并发症可以通过降低肠内营养滴注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但在临床上整体效果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做好危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检测,及时调整肠内营养输入速度;选择最合适的肠内营养输入方式,鼻胃管、鼻空肠置管、皮下镜下胃造口等都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段,但仍然考虑优先选择鼻胃管输入方式;适当提高营养制剂的输入温度,可以将其控制在37℃左右,并且选择正确的肠内营养输入体位,适当提高胸部仰角,这样有助于食物向下进入到胃肠,避免出现反流和误吸情况。

4讨论

危重患者的病情相对严重,并且变化速度较快,通常情况下会伴随产生机体功能异常、营养不良或者是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对其实行合理有效的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优化患者的营养不良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符合生理的营养方式,能够使肠粘膜的功能以及结构保持完整,使分泌功能以及胃肠动力得到保证,强化肠道蠕动并且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对营养物质进行全面性的吸收,促进胆汁循环,降低由于胆汁积淤而造成的肝细胞死亡,能够保持肝脏器官支持,促进免疫球蛋白的有效释放以及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所以,要实行相应的肠内营养支持,并且肠内营养支持在当前已经变成了实行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可以使用专项化治疗手段,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佳伟,张丽娟,顾轶.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改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

[2].冯华.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