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

沈娇蕾

通用环球西安西航医院 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抽取94例,按照时间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对照组(n=47),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为试验组(n=47),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好(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脏供血功能异常,形成血栓,对动脉通道造成了阻塞,血液长期无法顺利流通,诱发心肌梗死。这类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抢救存在密切联系。如若长时间得不到救治,心肌受损加重,心肌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还会影响其心脏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病死率。根据相关调查,急诊所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临床的需求,需要找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缩短抢救时间,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优化急诊护理可以及时对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分诊处理,使其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救治,保障了预后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抽取94例作为试验样本,将其依据时间段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女(26/21),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00±6.67)岁;试验组男女(25/22),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00±6.33)岁。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试验知情并同意。②患者经心电图、超声波等检查手段确诊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③患者可以顺利配合试验,配合度符合试验标准。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全身传染性疾病。②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不符合试验标准,有中途退出的风险。③患者具有其他类型心脏病或精神类疾病,对试验结果会产生影响。本试验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到院患者进行接诊、分诊,遵医嘱实施相应抢救措施:建立静脉通路、输送急救药品。将患者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告知家属。

试验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方法:在急救车护送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抢救措施,还需要询问患者家属一般情况、病史以及发病原因等,将患者的各项信息传输到急诊,以便准备好抢救用物以及氧气等。设置心脑血管疾病分诊岗位,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保证患者到院可以及时将其预检分诊,引入到准备好的抢救室内。及时对患者进行采血、心电图等基础护理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生命体征发生大幅度波动,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给予除颤等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安全。

1.3观察指标

(1)心功能: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测评标准:轻度(≥450m),中度(300~449.9m),重度(<300m)。心室射血分数:55%~65%为正常。越接近此数值说明改善越大。

(2)分析改良Barthel指数( MBI): 内容包括大小便、修饰、进食、穿衣等十项内容,总分100分,分数与自理能力成正比。 分析两组运动功能,应用FMA量表进行评估,内容条目共33项,评分法为3级评分法,分数和运动功能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28.0进行数值调研,本研究中采用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s)、[n,(%)]进行表示,分别进行t以及X2检验,以差异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试验组更佳(P<0.05)。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s)

组别

6min步行试验/m

心室射血分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7)

220.14±30.05

290.55±20.86

30.98±5.26

48.56±5.50

试验组(n=47)

220.22±30.07

320.87±20.10

30.87±4.28

58.86±4.15

t

0.013

7.176

0.111

10.249

P

0.990

<0.001

0.912

<0.001

2.2两组自理能力对比

试验组好(P<0.05)。

表2  两组自理能力对比±s,分)

组别

MBI评分

FMA

对照组(n=47)

78.15±4.58

35.38±2.28

试验组(n=47)

88.61±2.80

49.58±2.40

t

13.359

29.408

p

<0.001

<0.001

3讨论

当前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心血管发生率不断升高,心肌梗死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疾病,已经受到了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广泛关注。在发生该疾病后,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抢救期间,不仅需要医生进行诊治,还需要护理人员配合抢救,给予对应的医疗救助,才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2-3]。在未出现优化急诊护理措施之前,一般选择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这种方法的弊端随着应用时间增加逐渐显现出来,在运送患者途中,无法掌握患者的信息,部分患者到达医院才对家属进行询问,信息传递不及时,分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抢救时间被延长,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受到了负面影响。临床针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优化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保证急救速度,在救护车上就能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告知急诊,为后续的抢救奠定基础。患者到达医院后,医生与护理人员就可以立即开展对患者的抢救工作,降低患者残疾风险,保障了患者的预后效果[4]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优化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史贤萍.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06):79-81.

[2]余玉美,谭丽萍.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2):135-137.

[3]唐绍辉,易婷,陈煌,等.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1,42(10):1259-1263.

[4]李美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