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韩双双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一科  830054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探讨对应的护理实施方案。方法:样本资料均来自本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回顾性分析,其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的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优于参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主要与侵入性操作、误吸、药物使用、人工气道建立、年龄、基础病症有关,对病患予以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护理

    一般情况下重症颅脑损伤病患常常需要接受呼吸机辅助干预,主要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有关。同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吞咽反射减弱、呼吸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肺部感染或神经源性水肿,最终就发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机可有效辅助患者呼吸,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但使用呼吸机会诱发病患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予以对应的护理解决对策,对其预后而言具备积极作用[1]。本文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探讨对应的护理实施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样本资料均来自本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参照组年龄最大值为75岁,年龄最小值为35岁,中位(43.5±0.1)岁;研究组年龄最大值为74岁,年龄最小值为30岁,中位(41.5±0.3)岁。两组患者以上数据直观对比差异不明显,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其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的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1. 按照本次研究所有病历资料而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诱发因素主要与呼吸机相关配件消毒不严格、相关操作不当、外界环境存在大量病原菌出现空气污染因素、患者大量接受光谱高效抗菌药物有关,同时工气道也会影响患者出现感染。
  2. 医师护理人员需增加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每天对呼吸机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及清洗工作,定期对患者予以排痰、叩背;每日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避免致病菌在患者咽部、口腔繁殖,诱发下呼吸道感染。
  3. 选择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饮食,提高患者用药情况,强化患者自身免疫力;遵循医嘱,可将患者头部抬高30至45度,避免患者出现误吸。做好手卫生规范及无菌操作技术,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证治疗前后全过程对手开展洗手消毒工作,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分泌物、体液、血液,若接触上述描述体液,需严格进行手部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4. 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房间开窗通风三次左右,每次通风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按照实际情况对室内开展空气消毒,使用净化紫外线灯和消毒剂,若污染严重可随时消毒。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探视人员流动及陪床流动人数。
  5. 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医嘱,选择合理安全的抗菌药物,避免避免二次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真菌感染情况,立即对其予以抗真菌药物;
  6. 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开展体位干预,对患者排痰有促进作用,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如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可对其予以排痰干预;患者胸部有明显痰鸣音,予以排痰干预;呼吸机气管压力升高报警,予以排痰干预[2-3]

1.3 评定指标

    分析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或SPSS 23.0分析所有数据,直观对比差异不明显,为P>0.05;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

2 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研究组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优于参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

表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n,%)

分组

例数

发生

未发生

发生几率

研究组

20

2

18

90.00

参照组

20

9

11

22.22

X2

6.1442

P

<0.05

3 讨论

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肺炎发病率较高。目前预防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应处理措施,同时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机能的掌握程度,强化护理质量,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4-5]。经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优于参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主要与侵入性操作、误吸、药物使用、人工气道建立、年龄、基础病症有关,对病患予以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吕丽娜.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J].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83-1784.

[2] 张萍,卢翠,祝玉. 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62-164.

[3] 张冬艳,高菲菲,马荣荣. 聚集解决护理模式联合体位管理在急性心力衰竭辅助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69-73.

[4] 陈红,程佩杉. 目标性监测中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程度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3,23(1):116-119.

[5] 李亚丽,范丽莉,张欣. P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过程中VAP风险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2,20(36):51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