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分析

李玉梅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吉林松原  138000

[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防护理论知识、防护实操行为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较高职业暴露风险,职业暴露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够,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自我防护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使得消毒工作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以及患者选择利用手术等方法来对疾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在治疗完毕后也可用来对患者进行复查以及后期的随访。随着我国诊疗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健康。基于此,为了提高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水平,降低相关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重复性使用器械及物品的安全及质量,本研究将对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加强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培训,观察管理前后的效果,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护理人员具体资料如下:女性24例,年龄及平均年龄22-47岁(28.43±3.21)岁;职称:实习生2例,护师19例,主任护师3例。

1.2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制定操作标准、对护理人员日常操作行为进行考核,不定期抽检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范等。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主要分为生物、物理、化学及个体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锐器上、血源性感染,物理因素包括高温伤害、噪音污染,化学因素包括各类型含氯消毒剂、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伤害,个体因素即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体力因素、防护意识及能力等。

(2)加强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培训:根据上述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此外针对生物、物理及化学风险,需要制定相关防护标准及制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标准严格实施防护措施,同时需要加强出现职业风险后处理培训,务必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对护理人员的伤害。

(3)强化环境管理。需要对室内进行及时的开窗通风,地面拖拭,科学合理的利用换气设备,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指数,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及其他空气消毒方式来进行消毒工作。

(4)行为和意识规范。根据手卫生指征严格规范执行,落实手卫生的有效性,清洁消毒操作平台及相应设备,控制病原体传播。开展职业防护培训教育,并通过实践锻炼,定期提高设备的掌握和使用能力,避免锐器伤害。提供防护用品,要求工作人员规范穿戴防护用品。

(5)体检与接种预防。为相关人员提供定期体检的福利,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了防止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造成护理人员的下肢出现静脉曲张,需要提供弹力袜;指导护理人员规范站姿,更换高脚凳,为员工提供便利。

1.3观察指标

(1)对比管理前后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包括锐器伤害、高温烫伤、化学剂伤害、感染等。(2)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消毒供应中心防护行为问卷评估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该量表包括防护理论知识及防护实操行为,两项各计5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自我防护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管理前后的,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管理前后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对比[n,(%)]

2.2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

观察组的防护理论知识、防护实操行为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x-±s)

3讨论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分为生物、物理、化学及个体因素,在护理人员进行污染医疗物品回收、分类等操作过程时,部分尖锐器械极易划伤工作人员,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将会增加感染风险;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高温蒸汽对污染器械进行高温灭菌操作,护理人员接触高温灭菌设备频率极高,出现意外烫伤概率极高,此外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量较大,往往需要同时启动多台设备,产生极大噪音,长期处于该环境下,对护理人员的听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一定伤害。日常消毒过程往往需要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消毒剂,其接触或释放有毒气体均会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伤害。此外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能力也会对职业危害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主要为制定防护标准及制度,规范建设,并加强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培训。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及管理,并对防护标准及制度、操作进行严格制定,确保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此外通过加强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培训,确保护理人员了解职业暴露风险,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预防生物、物理及化学风险,保障职业操作规范性及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其原因在于通过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意见,降低潜在风险。观察组的防护理论知识、防护实操行为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其原因在于针对性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合理安排人员工作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实操水平。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较高职业暴露风险,职业暴露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够,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魏娟青,蒋美娜.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125-2127.

[2]刘春宇.消毒供应室的潜在风险分析及处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9):1161-1162.

[3]谢美莲,张志云.医院工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与自我防护能力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04):342-345+349.

[4]王海燕,张天勇,黄毓东.军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10):1061-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