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视角下长篇小说《顶松石》的审美体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读者反应视角下长篇小说《顶松石》的审美体验

仁科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朗顿·班觉先生的长篇小说《顶松石》,是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第一部藏文白话文长篇小说,叙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西藏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巴邓一家三口与一颗绿松石头饰的命运多舛,向读者展示了西藏旧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画卷。其在语言特色、叙事结构、思想内容方面打破传统写作风格,给读者一副“未上色”的唐卡印象,让读者从中实现新颖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顶松石》  文学批评  读者反应  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仁科(1997—),女,藏族,中国语言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藏汉翻译方向在读硕士。

文学作品的本文作用于读者的过程也是读者对它进行理解和加工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起, 随着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兴起, 作为英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主要代表斯坦利·费什阐述了自己的文本阅读和批评理论,认为文学批评关注的对象不应该是文本的空间结构, 而应该是读者的经验结构。提出阅读是一种活动、意义是一种事件、批评是一种说服独到观点。

朗顿•班觉先生的代表作《顶松石》是一部藏文白话文长篇小说,撰写于1980年至1983年,于1985年获西藏长篇小说一等奖、1993年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奖,目前已翻译成法文和英文、中文(汉文)。1993年荣获西藏文学艺术界最高奖“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1995年法文版《顶松石》出版发行。

一副“未上色”的唐卡

《顶松石》在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呈现出了颇具特色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深度。《顶松石》从其语言特色、叙事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而言,在读者看来,更像是一副“未上色”的唐卡。

一、语言特色:小说《顶松石》在语言的叙述方式上第一次运用白话文, 尤其是人物的对话以拉萨口语为主,其语言纯朴无华,凸显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世俗化。胡适先生在其《文学改良刍议》中谈到文学的语言表现时说:“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及朗顿•班觉先生在《顶松石》的语言推敲上肯定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吧时,先生是这样回答的:“藏族的传统文学特别讲究语言优美。.......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在语言方面确实下了不少的功夫。我阅读了大量藏族的文学作品,也学习了一些其他民族优秀的写作技法。藏族传统文学作品的语言都非常动听优美,但一般的百姓很难读懂,没有群众基础。我决定用白话来写这部书,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和性格,描写贵族用贵族的语言,乞

丐就用来自他们生活的语言。”正因如此,朗顿•班觉先生作为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的作家,在沿袭了藏族文学含蓄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同时,其试着探索新的语言表现形式,淡化了传统藏族文学中注重语言华美的文风。传统观念中,一副艳丽的唐卡是标准的唐卡,正如,在传统文学观念中,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华丽动听的,但朗顿•班觉先生在语言方面虽然保留着民歌、谚语等语言特色,却在一定程度突破了辞藻华美、诗歌格律的语言传统观念,更多地使用了大众化、世俗化的语言叙述方式,所以,在读者看来,更像是一副“未上色”的唐卡。

二、叙事结构:小说《顶松石》在叙事结构方面使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方式。在传统观念中,一副艳丽的唐卡是标准的唐卡,正如,在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的故事情节应当是从始至终娓娓道来的顺叙,但朗顿•班觉先生在叙事方面,虽然保留了富有故事感的娓娓道来的叙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从始至终叙述的传统观念,在整体的叙事结构中大量使用倒叙、插叙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充满遐想,也在不经意间的“转角”,品味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在读者看来,更像是一副“未上色”的唐卡。

三、思想内容:小说《顶松石》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故事。围绕着一颗举世无双的绿松石头饰, 叙述了主人公巴邓一家三口与这颗绿松石头饰的各种命运多舛。从不同的故事情节里展现了民族审美和民俗习惯、腐朽的官僚和贵贱偏见的恶俗等,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和讽刺了在西藏旧社会里腐朽的官僚主义和贵贱偏见的恶习,展现了西藏旧社会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细节, 揭示出了错综复杂的人性的方方面面。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别林斯基说:“时代的真诚的、心爱的作品,总是那些忠实而正确地反映着生活和现实的作品。”朗顿·班觉先生的《顶松石》正所谓是“时代的真诚的、心爱的作品”,因为它忠实而正确地反映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藏旧社会生活和现实。先生用细腻的文笔像是记录着那个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或许,这与先生丰富的社会基层生活经验和作为民主改革以后的作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法国作家左拉说:“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朗顿·班觉先生通过这颗绿松石头饰将西藏旧社会各阶层人物有关虔诚、善良、正义、忠贞、知恩、伪善、欺骗、淫邪、贪婪、嫁祸、腐败、势利、自私等各色情感勾连成篇, 它所呈现出的人性的真实, 尤其是它所写的内在的人性图景, 可谓相当。在传统观念中,一副艳丽的唐卡是标准的唐卡,正如,在传统文学观念中,藏族小说的故事情节大多应当是从神话、宗教故事等为主题而展开,更多地是充满神秘和赞美的,但朗顿•班觉先生却从一颗绿松石头饰作为线索,贯穿小说的始终,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和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神秘、美好的故事情节的传统观念,用较为新颖的题材开启了民主改革以后藏文小说创作的“新模式”,所以,在读者看来,更像是一副“未上色”的唐卡。

    鲁迅说:“没有思索和悲哀,就没有文学。”朗顿·班觉先生在《顶松石》中对社会的兴衰和人性的善恶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语言、结构、内容方面对传统文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创新,也不愧为新时代的藏文小说的先河。

正如歌德的:“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朗顿·班觉先生的小说《顶松石》像小说的结尾:“在苦难的磨练中,两个年轻人的背影在一条崎岖的小路尽头隐去在视野中。”那样给人无限的遐想。

注释:

①杨巍:《接受——读者反应批评》.【J】中外企业家。2018(01)

②王一川:《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3).320

③《西藏人文地理》:打磨绿松石的人——朗顿·班觉专访,2009年11月12日

参考文献:

[1]班觉:《顶松石》(藏文版).【M】.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5.(12)

[2]次多,朗顿.罗布次仁:《绿松石》(汉文版).【M】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9.(04)

[3]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学史》.【M】.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03)

[4]王一川:《  文学理论》(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3)

[5]傅道彬 于茀:《文学是什么》.【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0)

[6]西藏人文地理》:打磨绿松石的人——朗顿·班觉专访,2009.11.12

[7]李士军:《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03)

[6]路静:《读者反应批评:对读者的多重解读》。【J】.求索,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