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孙彬 ,沈忠

身份证号:330483198507090814

身份证号:330483198610103812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优化完善,提升供电质量逐渐成为重点工作,再加之人们的电能需求不断提升,就更需在推动电力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明确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要点,增强电力运行能力。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输配电阶段仍存问题,易引起严重的线损情况,这就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线损管理,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本文就主要围绕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进行研究及讨论。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

1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概述

1.1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

输配电工程和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降低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配电线路是推动电网运行的基础设施,在实际使用环节极易出现输配电损耗超标的不良情况,而引起损耗问题的原因较多,需由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根据掌握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制定出可行性措施加强线损管理,有效规避资源浪费问题,科学延长配电线路的可使用寿命。在输配电工程的运行环节,设计及人员都是重要因素,如果控制不当将导致电路中电线出现损耗问题,而损耗增加必定会浪费电力资源,增加非必要的成本支出,这就对输电线路的线损管理提出了高标准要求,需明确引起线损问题的原因,有效控制损耗问题,提高线路管理的运行质量。

1.2引起线损问题的原因

在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实际运行环节,电力的正常传输中,极易因相应因素影响而出现电能消耗情况,这就是常说的线损问题,其原因可划分为技术型及用电型两个方面,其中的技术型原因为: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阶段,电力的生产及运输中,相应工作元件出现损耗,这是因为电网本身属于大面积的电能传输网络体系,涉及范围广,用户多且分散,部分用户甚至未能涵盖在用电范围内,要想为其提供服务,就需增设及延长电线长度,将由此而产生损耗。再加之我国的电力已经发展了较长时间,部分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及设备也逐渐开始出现功能落后及老化等问题,虽然部分设施仍处于正常使用中,性能却低于现阶段的标准要求,急需大规模的维修或更换,虽然也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相应电网改造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导线横截面面积的影响,在供电面积有所扩大的同时,输配电线路运行中的消耗量将明显增加,线损问题也始终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不仅用电质量不高,更可能增加成本支出,埋下用电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由于管理缺陷或管理缺位,也可能出现电能损耗问题。在早期阶段,非法窃电的不良情况较多,在后续技术的升级换代及企业的发展中,也制定出了相应措施遏制此类非法行为,但是电力窃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电力企业发展此类问题的难度较大,再加之法律机制不够完善,执法力度及强度有待提高,犯罪问题仍未能从根源上得到规避及控制。

2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要点

2.1加强线路检修

在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应结合现状改变传统落后的检修方法,制定出可行且完善的线路检修方案,以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首先,应积极转线路维修思想,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线路检修计划,明确检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流程,考虑到线路的运行情况、负荷情况和检修设备的可用性,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和工作量;其次,在进行线路检修前,必须确保安全措施得到充分准备,同时进行断电操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切断电源,确保线路上没有电流流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第三,应加强对线路的全面检查,包括检查线路的绝缘状态、连接器的紧固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使用绝缘测试仪等工具,对线路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第四,如果在线路检查过程中发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根据故障的性质和位置,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如更换损坏的部件、修复断线等;最后,在完成线路检修和故障排除后,需要进行线路的恢复操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重新接通电源,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对线路检修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记录检修的日期、时间、检修内容、故障情况等重要信息,以便今后的参考和分析,根据检修记录,分析线路的故障原因和频率,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2.2优化电网线路的布局结构

在电网线路的布局结构优化中,首先需要进行线路规划,根据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用电需求的变化趋势、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等,合理规划电网线路的走向、容量和连接方式。将电网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的线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电网子系统,通过合理的线路分区,降低线路长度,减少输电损耗和电压降低,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应根据供电负荷的重要性和用电需求的特点,确定线路的优先级,将重要的供电负荷和高负荷区域与电源站或变电站之间的线路设置为主干线路,确保其供电的稳定性。根据供电负荷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合理匹配线路的容量,对于高负荷区域,应增加线路的容量,以满足供电需求;对于低负荷区域,可以适当减小线路的容量,避免资源浪费。在线路布局中,可以考虑使用地下电缆进行敷设。相比于架空线路,地下电缆具有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美观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地下电缆的敷设方式和维护保养。除此之外,还可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将运行中的能耗降至最低。例如,采用高效的变压器、导线和绝缘材料,减少线路的电阻和电损耗;采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线路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人工巡检和维护工作。

2.3加强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

在电力供应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电能运输环节的线路损耗问题却愈发显著,如果不能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将对企业及行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明确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引起线损问题的原因,通过采取可行性措施减少线路中损耗量,尤其是部分电力发展能力稍弱的地区,由于设备更新不及时,会因设备老化而加剧线路损耗,可通过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增强线损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将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于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需先构建起与线路损耗相挂钩的模型,收集及分析配电网变电站、计量点线路的损耗数据,提高线损管理的合理性。例如基于线损模型,可动态检测线路运行情况,只要出现异常情况就可及时响应、自动调控。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环节,还可对比分析线路实际运行数据及预设参数,进一步了解实际的线路损耗情况,生成更为准确的线损率数据。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进行线损管理时,还需分区、分线、分压管理,在实际管理阶段需针对实况数据进行统计,将收集的各类数据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并结合对应的管理内容,单独生成针对性强的报表,便于参照性的制定线损管理措施。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明确各时间段的线损状态及情况,便于进行评估对比。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电力设施的建设比重在不断上升,其中的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是重点,工程的使用效果影响着整体供电质量,系统运行效率也与之密切相关,这就需加强线损管理,严格约束及控制系统运行中的实际线损量,保障电能供应的持续性及平稳性,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章.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  2021(35):112.

[2]胡立群.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探究[J].轻松学电脑, 2020, (11):4.

[3]戴婷婷.浅谈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探究[J].电子乐园, 2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