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隆阳区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王雯婷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  要:隆阳区具有药材生长的良好环境,盛产药材,早在秦汉就有商贾经“蜀身毒道”将地产药材运销各地。随着人为采挖,中药材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年起就开始种植中药材,发展到2022年的49035亩,已出具规模,但在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栽培管理的科技含量低、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本文就隆阳区中药材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药材可持续发展

1 隆阳区中药材发展现状

保山盛产药材,早在秦汉就有商贾经“蜀身毒道”将地产药材运销各地。解放前的家种药材仅仅是杨柳的河湾种有少量的红花,其它的家种药材都靠外地供应,部分野生药材,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如沙河铜厂产的麦冬是著名的“永冬”,瓦马、汶山等地产的党参叫“永党参”,前胡、防风、黄芩、半夏等品种在解放前一直销往腾冲、缅甸等地。板桥的罗寨、甫家,城郊白马庙的农民对某些药材的采挖、加工有着丰富的经验。如:罗寨、甫家,城郊白马庙加工的黄岑片是金色,而其它加工的则是绿色,由于他们加工的药材质量高,所以销路广,收入也大,有些农民靠采挖药材来维持生活。

隆阳区是云南省最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之一,隆阳区的瓦房、瓦渡、杨柳、瓦马、芒宽等乡(镇)从20世纪50年代年起就开始种植中药材。经对全区各乡镇、街道的调查了解,受市场需求及价位较高的影响,各地农民多年前挖野生药材出售,增加了部分收入。之后,部分农民将野生药材引种栽培到家,或从外地引种栽培部分药材,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形成了品种繁多、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的发展趋势。

经调查,截止2022年,全区中药材种植总面积49035亩,产量3515.3吨,农业产值1.74亿元。其中:红花23682亩,产量979.8吨,农业产值9798万元;三七742亩,产量25吨,农业产值550万元;重楼2169亩,产量35.1吨,农业产值2106万元;续断8040亩,产量1027吨,农业产值1070.2万元;其他面积14402亩,产量1448.4吨,农业产值3862.8万元。

目前,隆阳区中药材种植企业12家:分别是保山绿色畅通林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保山市森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保山源泰林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保山市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山市斛皇铁皮石斛有限公司、保山市岐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山华大科技有限公司、保山市隆阳区绿康石斛有限公司、保山市山野之斛花卉有限公司、保山市云峰种植有限公司、陈顺堂石斛种植有限公司。另外,隆阳区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16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340户、1324人,合作社中药材种植面积5747亩。家庭农场(隆阳区花果香家庭农场、云仙草家庭农场)2个,药材协会(三七协会、石斛协会)2个。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从业人员800多人, 以销售中药材半成品为主,药材产品主要销往昆明、四川、武汉、上海、浙江、广州等地。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1 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合力

虽然中药材种植(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品种多,种源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种植规范、规模化程度低,中药材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和组织协调,无法形成产业聚集和发展合力,

2.2 资源优势还未能发力,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

虽然隆阳区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但尚处于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中药农业初级形态,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能力缺乏。

2.3 中药材产业规模较小

主要表现在:第一,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优质品牌少,品牌知名度不高,导致难以形成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第二,规模化、专业化种植面积少。

2.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栽培管理的科技含量低

第一,目前,隆阳区虽有12 家中药材企业和多家专业合作社,但因多方面原因,带动力不强,当地农民种植的中药材,基本被流动商贩零星收购后,运往昆明、广东、广西、安徽、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成为外省或外地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加之药材受市场波动影响及商贩操控,农民以卖原料为主,利益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第二,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充分。近年来,我区广大山区农民自发种植、销售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不规范,销售随行就市,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收入不稳定,现有的几家中药材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充分,各乡镇尚无一家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和销售。农民对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呼声很高。

第三,农户中药材种植绿色防控意识薄弱。田间管理过程中,仍有部分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物生长素,甚至大量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造成农残超标。

2.5 科技创新理念还不够

第一,许多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体系在一些企业中尚未真正形成,项目储备少,新产品跟进缓慢;第二,产品工艺、技术现代化程度较低,生产技术优势弱化,品牌维护不够,缺乏相应的支撑,核心竞争力还未真正形成。

2.6 市场信息不畅通

中药材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不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变化,全区的中药材主要是农户自发种植、采集和出售,由于农民对中药材本身的价值和市场需求了解不够,种植盲目,或多或少,导致销售价格不稳定,甚至出现一些农民种植药材卖不出去的情况。

2.7 资源开采过度,保护意识不强

野生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大多数药农在采集野生药材时,只顾短期利益乱采滥挖,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野生药材如石斛、重楼、白芨、黄精等品种资源量日益萎缩。加之人工种植驯化工作滞后,有的野生资源难寻其踪,资源保护、繁育和开发利用的矛盾亟待解决。

3 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在农户自发种植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龙头企业,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政府引导和搭建平台服务,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加大政策倾斜,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引领,围绕振兴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推进中药材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着力建设产业更趋合理、发展更具活力、特色更加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具有隆阳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超前谋划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中药材广植于我区贫困地区,中药材种植是我区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立以提高质量、促进增收脱贫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扶贫机制,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药材种植规划将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这毋容置疑。

3.2 加大投入

结合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区农业农村局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市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中药材种植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3.3 延长产业链

积极引进药企或培育本地中药材企业在隆阳区建厂,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另外,结合当前都市康养农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4 院站、院企合作

与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企合作,研究适合隆阳区发展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绿色种植技术,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化种植,探索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技术,促进中药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3.5 加大科技培训

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建立健全中药材科技服务体系,就适合隆阳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对农户分批、分期针对中药材种植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增强药农自身素质,提高种植水平,产出优质中药材以增加药农收入。

参考文献:

1.2015年隆阳区人民政府《隆阳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意见》

作者简介:王雯婷 (1973年10月-);女;汉族;云南保山人;本科;农艺师; 从事茶叶和中药材的技术推广以及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