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疗法对儿童早期睑腺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耳尖放血疗法对儿童早期睑腺炎的疗效观察

黄丽琴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医院  眼科  364200

【摘要】目的:比较耳尖穴放血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儿童早期睑腺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门诊80例早期麦粒肿1岁到6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以1∶1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耳尖穴放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愈效果以及患者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硬结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67.5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红肿、硬结、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尖穴放血是创伤小、操作方便的中医诊疗方式外治法,在早期睑腺炎治疗中明显缩短病程,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疗效,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耳尖穴放血;儿童;药物治疗;早期睑腺炎;疗效

睑腺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称之为 “麦粒肿”,临床中的主要表现可总结为眼睑急性红、肿、热、痛,有的会触及到结节,或是存在化脓病灶情况。依据发病位置的不同,可将睑腺炎分成外睑、内睑腺炎。外睑腺炎通常是由葡萄球菌感染而造成的,主要发生于睫毛毛囊根部Zeis腺(或Moll腺),内睑则通常出现于Meibomian腺体 [1]。睑腺炎在发病早期往往出现较弥散的红肿症状,其疼痛较为严重,而且能够触及硬结,在发病数日之后,患者局部可能有脓点形成,往往会自行溃破。若细菌含有较强毒性,或是患者无较强的机体抵抗能力,其炎症往往有向眼睑周围扩散的情况,从而出现眼睑蜂窝织炎,如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败血症或是海绵脓血栓形成,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严重威胁 [2]。临床上西医的治疗比较单一,一般予抗生素素眼液滴眼,严重的予口服抗生素,疗效具有局限性,很多患者反复发作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导致疤痕形成影响美观。在睑腺炎早期,中医方面治疗,方法比较多,其中耳尖放血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明显、价格实惠。本研究选取80例早期麦粒肿患者,探讨耳尖放血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门诊80例早期麦粒肿1岁到6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以1∶1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1-6(4.25±0.52)岁;平均病程1.5-7.0(3.96±0.26)d。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6(4.26±0.51)岁;平均病程1.5-7.1(3.96±0.29)d。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单纯药物组结膜囊内局部滴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106),每天4次,每次1滴;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40234),每次1滴,于睡前涂于患眼结膜囊,每天1次,均治疗3d。

试验组: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耳尖放血治疗。操作前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避免患者过度紧张。操作时,患儿取坐位,耳尖穴定位,在耳区外耳轮的最高,操作前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以便放血顺利,取穴时,将患眼同侧耳轮向耳屏前对折,耳廓上尖端处即为此穴,耳郭上尖端处75%酒精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放血,垂直刺入1-2mm,出血后术者用食指、拇指指腹轻轻挤压耳廓放血,直至暗红色血变鲜红(约5到10滴),用无菌干棉球拭去血液后,再无菌干棉签按压止血,按压止血1~2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3d(若一天或2天后眼睑红肿、疼痛消退,算治愈,可停止治疗)。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失耳软骨,若局部有暗红色小血肿属于正常现象,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即可。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葛坚等主编的《眼科学》第三版诊断标准,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发病时间小于等于三天。

排除标准:大于三天的睑腺炎,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晕针者,有耳廓疾病者:耳部感染、冻疮等

1.4观察指标

①疗效标准:显效:疼痛消失,红肿完全消退,应结消散。有效:无疼痛,红肿明显减轻,眼睑皮下有硬结,异物感明显改善,无效:治疗3天后红肿疼痛无好转,硬结无消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经SPSS20.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上升,其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40

20(50.00)

7(17.50)

13(32.50)

27(67.50)

试验组

40

29(72.50)

9(22.50)

2(5.00)

38(95.00)

x2

9.928

P

0.002

2.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红肿、硬结、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其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n

红肿消失时间

硬结消失时间

疼痛消失时间

参照组

40

3.16±1.21

4.68±1.47

3.39±1.28

试验组

40

2.03±1.18

3.57±1.15

2.32±1.43

t

4.229

3.761

3.526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对于小儿睑板腺炎在实施用药、手术治疗时,其配合性都较差,尤其在手术治疗时选取局麻的话,因小儿的心理、年龄较特殊,加上术中部分患儿可能会感受到明显疼痛,大多数患儿都有恐惧心理,无法很好的配合手术,一般用强制按压等制动方法让患儿配合手术治疗,这给患儿、家长带来巨大心理阴影[3],若手术选全麻呢不但有麻醉的风险,手术并发症较大,还给家长增加经济支出,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痛苦。

经相关文献梳理结合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耳尖放血可达到活血祛瘀、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及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尤适宜于一些外感发热及诸多眼科疾患[4]。耳尖放血为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具有操作简单、绿色安全、经济有效等优点,易于推广,可广泛运用于临床。经研究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上升(P<0.05);试验组红肿、硬结、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由此表明,耳尖放血在儿童早期睑腺炎中具有明显作用,甚至对有些早发现的患者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用药不配合的患儿,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治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遵循无菌化原则。嘱患者做好眼部卫生,避免揉擦睛,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在脓肿未成熟前,不能自行排脓,以免感染加重。

总之,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耳尖放血联合药物治疗在早期睑腺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提高早期睑腺炎的早期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儿童睑腺炎手术率,且与手术相比耳尖放血操作简单,疼痛感小,不易留疤痕,患者及患儿家长容易接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

[2]崔浩,王宁利.眼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40。

[3]龙琦,杜芬,唐晓荣,等.麦粒肿切开术期间患儿恐惧的心理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2):2.

[4]张琳钧,权国昌,冯学祯.耳尖刺络放血在慢病防治中的经验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9):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