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高适

230803199109137032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建筑行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有了更多的要求,不仅对建筑物的观赏性、经济性、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追求,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地基基础与桩基础都是建筑施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中,相关人员有必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做好对施工全流程的管理控制,以此来充分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本文将重点分析建筑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的施工处理技术,以期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

引言

城市发展规划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向上部空间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然而,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难度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结构安全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建筑行业内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高层建筑中,桩基础是将建筑与地面进行连接,可以较好地将建筑竖向荷载从建筑结构本身向外地面及建筑四周转移,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加大,人们更加重视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随着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其强度不断增加,受地质、技术等因素影响,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桩径缩小问题。桩基通常在含水量较高的地面下进行安装,因此,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地层含水量越高对桩基影响越大。外部混凝土层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冲刷,桩径外径混凝土变薄,使桩径缩小,影响桩基正常使用。二是沉渣问题。桩基施工时,施工人员未彻底清理桩基孔底,进而影响桩基的整体强度,强度不足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另外,桩基长时间使用,易导致中风化岩问题,也是引发沉渣的重要因素。三是离析问题。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未充分搅拌混凝土,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固结程度,导致桩基变形,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提升结构基础设计科学性

在开展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时,为尽可能地减少工期消耗,首要目标就是联系地质勘查的最终结果,记录下估算后求取的单独桩体的承载力极限,并将此极限数值作为关键开展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操作,在工程桩施工活动结束以后,需要继续展开抗压静载工作,但是此项工作并不具备充足的合理性,这主要是因为承载力极限的求取本身就是通过估算的方式获得的,所以其准确性仍然是需要受到深入考量和分析的。抗压静载实验的整体重要性非常高,需要避免忽略,其将会直接和桩基的基本形式、桩体规格等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的影响和限制,所以相关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该进行更为深入且严谨的实验分析,用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这样才可以为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具体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作用,保证施工收效能够被有效地满足。

2.2地基基础加固与支护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地基基础施工区域内存在软土地基,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应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灌浆加固。在进行基础灌浆时,要根据建筑工地的基础状况和地质条件,合理地调配出合适的水泥。通过合理的设备将水泥浆液灌注到建筑工地的地基中,以满足建筑施工对地基进行注浆处理及实际加固的需要。要确保基础灌浆处理的连续性和实际控制,才能确保地基灌浆的有效性,避免基础灌浆及相应的施工受限,提高房建工程工地软弱地基处理的效果,提高整体的压实度。在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钢筋分布及基坑的受力。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式。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基坑的支护强度,防止在实际施工中发生塌方。将建筑工程的基础建设和基坑支护的要求落实到位。在基坑支护技术确定前,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已有的基坑进行全面的监测。根据基坑的分布和房屋的总体大小,对基坑开挖的内容及支护形式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塌方。

2.3持续优化深基坑支护施工监测

如果能够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管理效益,关键目标就是持续改进和优化相互对应的监测管理系统。在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需要重点完成的工作是做好对施工地域的地下水位的情况的分析,同时还需要综合做好对好基层岩土构造的认识,推进相应检查工作的贯彻落实,要充分联系表面可见的问题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推进检查工作的贯彻落实,在进行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分析的情况下,寻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此举相当重要。

3建筑桩基础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3.1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是利用某种打桩施工手段,将提前预制好的基础桩打入预先设定的点位,以实现桩基础施工的目的。预制桩施工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可控,利用提前预制好的桩基础,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同时,控制好预制桩质量后,在施工现场只需要管控桩位测量和打桩工艺等环节质量,减少了部分施工工艺环节,降低了施工质量管控难度。预制桩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是打桩工艺,通常需采用沉桩设备,将预制的基础桩打入定点位置,打桩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打桩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打桩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基上溢、土质上移等问题,合理控制打桩速度,提前做好应急处理方案,避免打桩过程中扰动周边地质。预制桩质量控制应确保每一根桩的规格、尺寸等保持一致,打桩前,每一根桩基位置测量定位准确,同时,应严格控制每一根桩的入土深度,保证每一根桩打入定型后高度、垂直度一致。

3.2静压力桩技术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高层建筑中地基基本上都会应用到桩基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功能就是,能够将建筑的整体结构与深层地基基础的硬质基础有效地连接起来,由此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顶层压力太大,而导致软土地基发生变形。在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地基基础中的基础层面进行更好的夯实处理。传统的堆叠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进行利用是非常不好的,主要是会对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对静压力桩控制技术开展合理的应用。另外,静压桩技术比较适用于分段压入等方式,施工单位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发挥出静压桩技术的实际作用。

3.3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以机械设备为根本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可科学应用钢筋笼提高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与打桩质量。完成钻孔施工后,施工单位应改善桩基受力状态,以提高整体质量。通常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有效控制桩基础接地面积,还可通过适当增加接地面积等方式,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另外,孔洞成形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孔内钢筋,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给建筑安全和稳定带来的帮助是无可忽略的,甚至可以说二者直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这自然要求相关施工单位重点提升在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处理方面的投入力度,此项工作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其要求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同步强化学习,加深对各种技术理论和实践措施的研究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严军,郑海峰,王娇娇,陈东.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及设计原理——评《建筑地基基础》[J].建筑结构,2021,51(12):142.

[2]李海涛.建筑工程常用的地基基础与桩基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21,18(14):150-152.

[3]李艳.现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21(0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