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孙凤斌,景环东,徐贝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86

摘要:道路桥梁的建设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对于促进道路交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具有成本费用较低的优势,这是施工单位最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时,要不断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提升道路桥梁的过程质量,最终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持续稳定的开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道路桥梁

引言

道路桥梁作为各个城市之间连接的纽带,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实力、社会生产力的综合体现,现如今在各大城市,我们可看到不同类型的道路桥梁,但每一种桥梁在建设时都需保障其质量状态,才可发挥项目建设效益。因此,在道路桥梁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并明确质量控制难、重点问题,落实好道路桥梁施工保障机制,保障发挥建设效益,促进我国桥梁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1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因外界温度变化导致的施工裂缝问题。混凝土受自身温度以及外界温度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其一是混凝土凝固硬化环节。该环节中,水泥材料接触水分会水热化释放大量热量,但此时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其自身内部散热能力不足就导致内部范围内温度急速上升,这样就造成了混凝土块内外温差过大的现象。根据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内部会膨胀,外部则会收缩,这样的内外变化就会导致混凝土块出现裂缝问题。另一个环节就是施工现场温度的异常变化问题,若环境温度快速下降,那么混凝土外部就会出现收缩应力,当这样的应力大于其内部拉力时就会出现裂缝。其次为混凝土的干缩变形现象,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块内部水分快速蒸发。根据混凝土的作用原理和过程,其在浇铸之后将会逐渐硬化,同时伴随着内部水分的持续蒸发。此时水泥材料的凝胶体就会因水分丧失而出现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的变形。内部的干缩变形会产生巨大的拉应力,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表面,导致裂缝的发生。因此施工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浇铸施工之后还需开展持续性养护工作,目的就是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预防其干缩变形。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施工准备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清理浇筑面,保持浇筑面干净整洁,避免因存在杂质等影响浇筑面的质量。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之前,需要使用与混凝土统一标号的水泥砂浆,在表面进行铺设,并且要求铺设的厚度应控制在2~3cm。促使新旧混凝土形成良好的施工接缝,要求砂浆铺设均匀,应避免砂浆过厚或是过薄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浇筑方法,可选择平铺技术或是台阶施工技术,避免使用滚浇法进行施工。在施工前需要制定妥善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施工方式,对混凝土的浇筑次序、厚度、方向等进行合理的划分,确保最终在选择合理的技术后形成更为平整的浇筑面。

2.2拌合技术

混凝土拌合前,可以采用专门工程测算机器审核施工原料,确保原料符合配比要求,实现最优配比,提高原料效果,而原料配比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结果测试试验,使其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在测试混凝土配比结果时,可以通过现场采样并使用相关设备准确分析研究,并对测试结果是否可行进行判断。在搅拌混凝土原料时主要使用专门设备和技术充分拌合,有效融合各种材料,将混凝土混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在拌合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含水量具体数值进行测算,因为在空气中暴露的混凝土不可避免会吸收过多水分而导致内部含水量增加,因此,不仅需要注意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含水量,还需要注意空气水分对混凝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减少混凝土自身含水量可以有效控制含水量,使其符合标准。除此之外,为了使混凝土结构稳定和耐用,需要在其中添加一些外加剂,通过合格外加剂使各种材料更加稳固,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路面表层部位的混凝土构成了道路桥梁工程关键的施工要点,某工程施工通过连续性浇筑增强对于浇筑路面施工环节的控制力度,有效避免混凝土的材料内部产生塌陷或者孔洞。同时,要求施工人员不得在混凝土的表层部位行走,并且禁止随意将支架结构或者其他的大型施工机械放置在混凝土表层。浇筑路面混凝土的基本实施要点就是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全面检测路面表层以及路面基层部位的混凝土性能。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各种混凝土构件要实施严格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达到工程安全标准,并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监测,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完整度,使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工。

2.4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完成浇筑施工处理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振捣作业,才能够保障浇筑环节具有良好的质量效果,以连续浇筑的方式完成施工任务。通过合理的振捣施工,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达到有效的质量控制作用。使用振捣棒缓缓伸入到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当中,从而避免在伸入振捣棒的过程中出现气泡影响混凝土的气密性。缓慢提升振捣棒,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结构面上均匀分布振捣点位,并根据每一振捣点位按次序实施振捣移动,从而避免出现漏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平板式振动器对垫层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而振捣棒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基础底板以及墙体等结构位置的混凝土振捣施工。在振捣过程中,使用平板式振动器需要实施反复回振,从而保障前一板以及后一板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效果,避免出现漏振现象。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能够超过其作用范围的1.5倍,大约为500mm以内。观察振捣效果,需要根据振捣后的混凝土表面浮浆的状态,以不下沉、不冒泡为标准进行判断。为促使混凝土的上下层在振捣作用下形成整体,要求振捣器深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的范围内。振动器在施工中与模板之间应保持作用半径的0.5倍间距,才能够保障形成更为合理的施工效果。

2.5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一般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具体为:第一,浇筑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覆盖养护,使用清洁塑料膜,但是需要注意不可污染混凝土表面,养护时间不低于7d,结合大气温湿度、水泥种类、外加剂掺和情况等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若是使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是具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则需要保证养护时间不低于14d。养护期间以混凝土表层始终湿润为洒水次数标准,并使用塑料薄膜或是养护剂进行养护,不可洒水。若是外界温度处于5℃以下,则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在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时,需要结合气候环境进行适当温控,并根据需求对混凝土内外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其处于设计范围内,一般要求温差不可超过25℃。采用蒸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加温处理,一般需要静置2~4h,其温度需要超过10℃,蒸养温度需要低于80℃。加热养护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系数超过6,每小时升温15℃,降温10℃;混凝土表面系数低于6/h,升温速度10h,降温速度5h。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工程作为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严格筛选混凝土材料厂家,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差,完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

参考文献

[1]张德刚.道路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2,18:115-117.

[2]邱耿坚.探析道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64-165.

[3]郭宏志,彭杰,郑吉卉.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2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