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研究

王 ,桃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000

要:

道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良好的道路系统可以促进货物流通、人员出行和信息传递,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水泥混凝土路面长期承受交通负荷、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容易出现裂、破碎、变形和沉降等问题。这些磨损与损坏会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对交通安全和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及时有效的路面维修与养护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交通事故和维修成本,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同时,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降低路面养护周期内的维护成本,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给道路和路面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合理高效的路面维修与养护研究,对减少资源浪费、减低环境影响,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至关重要。基于上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养护的研究背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路面磨损和损坏原因、维修技术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促进交通运输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技术

1较为常见的水泥混凝土病害类型

1.1裂缝

路面表面形成的细裂缝或大裂缝,通常是由于交通负荷、温度变化、基础沉降或材料老化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分为许多类型,如反射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等。

1.2脱层

脱层是指路面表层与基层之间的分离现象,通常由于胶结不良、水损伤或交通荷载引起。

1.3空鼓

空鼓是指路面表面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通常是由于胶结不良或路面老化引起的。

2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因素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负荷:车辆的交通荷载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型车辆或超载车辆经过路面时会给路面施加巨大的压力,导致路面产生裂缝、破碎和变形等病害。自然因素:气候条件是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重要因素。温度变化、降雨和冻融循环都会对路面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高温会引起路面膨胀,低温会导致路面收缩,而频繁的冻融循环会造成裂缝和脱层。基础不稳定:路面的基础层质量不良或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和破坏。基础层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土质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化或施工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材料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与路面材料质量密切相关。如果路面材料的配合比例、强度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就会导致路面裂缝、破碎和脱层等问题。设计不当:不合理的路面设计也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例如,路面厚度不足、排水不畅或过度抗裂措施等都可能导致路面病害的产生。车辆操作:车辆的不合理操作也会加剧路面病害的形成。例如,紧急刹车、急转弯或车轮锁死等都会对路面造成冲击和损伤。水损伤:路面长期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会导致路面材料的软化、侵蚀和脱层,加速病害的发生。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3.1裂缝病害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是常见的路面问题,对于维修与养护管理,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评估,使用先进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如激光扫描)或手动检测工具,评估裂缝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较小面积的裂缝,可以采用局部补修方法。首先清理裂缝,然后填充适当的路面维修材料,如橡胶沥青封缝剂或聚合物修补料。表层封闭是指在路面表面涂覆一层薄薄的封闭材料,例如乳液沥青或微表面处理。这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减缓裂缝的扩展。对于裂缝较为严重的路面,可以进行翻新或再生处理。这涉及对路面进行整体修复,例如破碎路面层、重新铺设混凝土,或利用再生混凝土技术回收旧路面材料,再次利用于新的路面层。对于较宽的裂缝,可以采用裂缝密封技术。这包括先填充裂缝,然后在裂缝上覆盖一层密封剂,如橡胶沥青封缝胶带或聚合物封缝胶带。定期进行路面养护管理是预防裂缝病害的重要措施。包括及时清理路面杂物、保持路面排水畅通、定期修复小面积病害等。在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快速干燥和温度差异过大,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在混凝土中添加改性剂,如聚丙烯纤维、聚合物改性剂等,可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合理规划和管理交通流量,减少超载车辆的通行,降低对路面的冲击和损伤。

3.2脱层病害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层病害是路面表层与基层之间的分离现象,对于维修与养护管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评估,使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地面雷达或红外线成像,评估脱层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局部脱层的路面,可以采用局部修补方法。首先清理脱层部分,然后填充适当的路面修补材料,确保表层与基层之间重新粘结。热再生法是一种针对脱层病害的有效修复方法。通过加热路面表层,软化原有的脱层部分,再将其重新复合,达到修补目的。对于大面积的脱层路面,可以采用全面铣刨方法。通过机械铣刨,将脱层部分彻底铣除,然后重新铺设新的路面混凝土。采用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技术,将旧路面的混凝土碎片回收再利用,用于重新铺设路面表层,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路面施工中添加改性剂,如聚丙烯纤维、聚合物改性剂等,可以提高路面的粘结性和耐久性,减少脱层病害的发生。合理规划和管理交通流量,减少超载车辆的通行,降低对路面的冲击和损伤,从源头上预防脱层问题。定期进行路面养护管理,包括及时清理路面杂物、保持路面排水畅通,定期修复小面积病害,减少脱层的发生和扩展。

3.3空鼓病害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空鼓病害是指路面表面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通常是由于胶结不良、路面老化或施工质量等问题引起的。对于维修与养护管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评估,使用敲击测试、地面雷达或红外线成像等技术,评估空鼓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局部空鼓的路面,可以采用局部修补方法。首先清理空鼓部分,然后填充适当的路面修补材料,确保路面重新粘结。对于大面积的空鼓路面,可以采用全面铣刨方法。通过机械铣刨,将空鼓部分彻底铣除,然后重新铺设新的路面混凝土。采用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技术,将旧路面的混凝土碎片回收再利用,用于重新铺设路面表层,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对于频繁出现空鼓的路段,可以考虑采用路面加固技术。例如,使用增强网格或钢筋网格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定期进行路面养护管理,包括及时清理路面杂物、保持路面排水畅通,定期修复小面积病害,减少空鼓的发生和扩展。在混凝土中添加改性剂,如聚丙烯纤维、聚合物改性剂等,可以提高路面的粘结性和耐久性,减少空鼓病害的发生。

4 结束语

在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负荷和路面老化问题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养护管理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我们能够找到更加高效、经济和环保的路面维修与养护方法,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段续.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J].交通世界,2022(11):79-80.

[2]李晓琳.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中养护剂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1(27):107-108.

[3]郑祥增.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特点与技术措施的探讨[J].北方建筑,2020(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