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张小龙

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经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率。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依照治疗方法差异,对照组仅按照临床常用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改变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00%)更高(P<0.05);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并无明显区别,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明显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能够帮助患者稳定血压指标,同时治疗方法安全,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针灸;血压

高血压患者多通过药物控制血压水平,经常规西药疗法有利于减轻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动脉压水平[1]。但是常规西药会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且长时间服用会引发耐药性。基于此,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中的重视程度不断升高。中医并无高血压名产,依据高血压演变过程将将其归类在“肝风”“眩晕”“头痛”等范围内,并出现与之相类似症状,如心悸、中风、水肿等。中医针灸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依据经络学理论可采用辨证论治法[2]。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并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可确保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探究高血压经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80例。经临床各项检查及表现均确诊为高血压,排除扩张型心肌病和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本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的基础上实施。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包括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6岁,平均(72.31±4.56)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0.34±1.25)年。实验组内男21例,女19例,年龄61-86岁,平均(73.19±4.39)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1.21±1.47)年。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性资料并无明显区别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使用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103521缬沙坦和山西亨达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4020118氢氯噻嗪治疗,患者温水吞服缬沙坦,每次80mg,每天一次,同时温水吞服氢氯噻嗪25mg,每天1次,每次25mg。患者每天7:00或15:00按时按量服用,连续用药5周。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的标准。内关穴为主穴,阴阳两虚型还应配关元穴、足三里,阴虚阳亢型配太溪,肝火旺盛的患者还应配侠溪穴,痰湿壅盛型阳陵泉、丰隆穴。所有穴位经充分消毒处理后再进行针灸治疗。针刺手法:所有穴位针刺深度为1.0寸左右,提插捻转得气后还应平补平泻;艾灸疗法需要使用医用艾条装置,盖在艾筒上,将艾条点燃后使用胶布固定在相应穴位,可使用升降艾筒,同时能够调节气孔大小、温度的艾条装置。艾条燃烧后将装置移除。隔天灸,每天灸一次,连续针灸5周评定疗效。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

统计临床治疗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即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压指标,血压包括收缩压(SDB)与舒张压(DBP)。

显效:若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绝差值在20mmHg或患者血压已恢复正常表明治疗显效;有效:舒张压治疗前后相差10mmHg或收缩压治疗前后相差30mmHg,或血压恢复正常状态;无效:血压水平并无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6.0软件处理患者数据资料,利用均数与标准差(±s)表示收缩压(SDB)与舒张压(DBP),两组间差异使用t检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百分数(%)表示,组间差异采取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00%)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40)

19(47.50)

10(25.00)

11(27.50)

29(72.50)

实验组(n=40)

26(65.00)

12(30.00)

2(5.00)

38(95.00)

x2

4.328

P

0.0032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改变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并无明显区别,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明显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情况比较(±s

组别

SDB(mmHg)

DBP(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0)

164.67±3.48

146.63±3.24

97.76±3.21

84.19±3.17

实验组(n=40)

165.72±3.21

130.21±3.26

98.53±3.18

75.43±3.31

t

0.423

11.536

0.837

7.631

P

0.642

0.000

0.389

0.000

  1.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多见的慢性病症,患者最为明显的病理特征为血压升高异常,并伴随头晕、耳鸣[3]。血压长时间异常很容易损伤患者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影响患者机体健康与生活治疗。治疗高血压最根本目的是要将血压调至正常状态或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血压出现大范围波动,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对患者脏器造成损害,以免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高血压疾病的产生机制至今不明,但病因复杂。单一的降压药物并不能将患者血压调至正常状态。为促使患者血压尽可能达标,大部分患者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降压药物[4]。但病程较长容易出现闹药性,且西药具有毒副作用,对患者机体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中医将将其归类在“肝风”“眩晕”“头痛”等范围内。中医认为高血压多源于阴阳失调,联合尤斯过滤、饮食不节,长时间爱好吃辣引起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而引起病发,经络是连通整个机体的联络系统,脏腑、经络气血都有穴位输注出入,利用针灸疏通经络,维持气机通畅,失养阴阳平衡[5]。针灸疗法应用于高血压,可调节患者神经系统与体液系统,有利于血管扩张,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经本次研究活动可了解到,针灸对高血压可产生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能够帮助患者稳定血压指标,同时治疗方法安全,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彩霞,鲍晨汝,孙民增,等.不同的针刺手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新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3):53.

[2]张杰强,陈钻华.中医耳穴贴压与针灸技术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2021,12(11):908.

[3]徐婧,张立德,程岩岩,等.中医外治法防治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12(001):036.

[4]周彬,刘楠.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4.

[5]陈川.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3(1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