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研究

巩俊俊

身份证号码:370481198912033586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解决当下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程度不高、综合造价高等问题,进一步针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施工中建筑专业成本控制方案,结构专业成本控制方案、设备专业成本控制方案进行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节约项目成本,达到质量优良、成本可控、利润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成本分析控制

引言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要想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在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

1装配式建筑特点

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工艺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模式,传统建筑模式从下而上依次采用现浇施工流水作业。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均为工厂化制作,再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运安装。

1.1建设周期短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主体结构与外围结构可以同步施工,并将部分装修工程提前兼容到预制构件阶段,还可以缩短现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时间,并且可以减少环境、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通常可以缩短20%以上。

1.2施工质量高

为确保各构件间可以顺利拼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要求精度达到毫米级。并且构件预制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建筑构件的尺寸和平整度得到提高,既确保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又减少了装饰工程的工程量。

1.3绿色节能环保

预制构件厂家的施工用水、用电统一调配,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由于大部分构件都是预制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物料损耗,还可以降低粉尘、二氧化碳排放等。

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的差异

2.1构件生产成本高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和传统建筑模式的现浇混凝土在材料费上基本是相同的,但是在机械费和管理费上有明显的区别。相比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需采用专门的构件生产机械、模板等。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构件预制生产企业尚未形成规模,这些企业的生产任务并不饱满,造成生产构件预制机械、模板等有形摊销以及房租、管理费等无形摊销过大,从而造成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增大。在生产规模小的同时,生产构件标准化程度低,造成模板的兼容性差、周转率低,进一步增大了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

2.2运输效率低

装配式建筑的运输费与传统建筑模式也不同。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需从构件制造商运到工地,部分构件属于需要使用重型车辆的大体积物品,并且还有部分构件是不规则形状,而传统建筑输运环节主要是运输材料,主要材料为钢材、混凝土、水泥、砂石等,这些材料便于运输。这就造成与传统建筑的材料运输效率相比,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运输效率要低一些。

2.3技术方案不合理

预制构件的安装工艺、施工工艺和连接技术工法是装配式建筑的关键。对预制构件进行现场拼装连接,本就增加了人工和机械成本,而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又对施工成本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要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进行安装,以便于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减少人工成本和建筑原材料的损耗,并使制作和安装的效率加快,使总费用降低。由于装配式建筑还未大范围推广,对于从业技术人员来说属于新兴事物,大部分现场相关技术人员缺乏相关的施工经验,从而致使技术方案不合理。

3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

3.1建筑专业成本控制方案

3.1.1提高构件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是预制构件真正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前提。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部门还未出台相关的规范标准来提高预制构件的重复率。开发企业可依据自身习惯,尽量归并标准化房型类型、简化构件种类和复杂程度,从而减少模板的重量,提高周转次数,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高构件的标准化程度,以灵活组合标准化模块从而达到建筑要求,如此可提高构件的重复率,同时有利于减少模具种类、提高周转次数、降低模具成本,且可采用流水线法生产,降低构件生产人工费用。

3.1.2提高工业化内装比例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宜将管线在工地预埋到位。若在后期装修时重新开槽布线,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易产生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内墙工期与传统建筑砌体抹灰时间相比较短,因此装修可提前进入施工,从而缩短工期,降低财务成本。

3.2结构专业成本控制方案

3.2.2合理选择构件拆分方式

建筑图设计是项目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策划时要对项目各个环节的各个部分进行充分考虑,深入分析设计方案对项目施工各部分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尤其是对需要用到PC构件的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施工的难度,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选择制作简单、安装容易的构造形式。

3.2.2优化节点连接方式

节点是构件外伸钢筋锚固和搭接连接区域,多方向钢筋密集交错,施工工序复杂。某装配式剪力墙项目中的“L”形现浇边缘构件区域。设计人员将预制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设计为伸至端部后锚固,导致后安装的墙体内侧分布筋无法正确安装就位,因此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补救。典型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当中柱截面尺寸较小、梁底部纵筋配置较密时,往往造成节点区多方向钢筋交错无足够空间放置、混凝土无法浇筑密实的情况,影响施工效率和节点区域施工质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节点前,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考虑现场安装过程简便的节点形式,保证现场安装的顺利进行。

3.3设备专业成本控制方案

3.3.1设备管线预留预埋

传统的设备管线安装基本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内提前完成,原则上在施工现场不允许凿洞和开槽,以避免伤及预制构件,影响质量及观感,因此装配式建筑管线的预留、预埋应秉持“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维修管理方便、设备布置整体美观”的原则,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做到设备布置、安装、管线敷设及连接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3.3.2推行一体化模型建设

伴随着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实施,除建筑、结构专业之外,设备专业的预留预埋信息有必要在BIM模型等一体化模型中体现,并在预制叠合梁、叠合板、预制内隔墙的详图中予以明确。出图前,应集中进行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避免由于安装过程中发生不同专业间的冲突问题导致返工或构件二次加工等情况的发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表明,关于预制构件的费用较高的问题必须进行进一步细化分析,同时细化生产制造过程中和运输过程中的费用核算,对于预制构件产品价格和成本进行细化对比分析,进一步压缩价格空间,有助于降低装配式构件成本和提高施工方利润。

参考文献

[1]边晶梅,王震龙,刘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2):76-80.

[2]李丽红,肖祖海,付欣,等.装配整体式建筑土建工程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2014,35(11):63-67.

[3]苟寒梅,毛超,董茜月.预制装配式与现浇式建筑施工成本对比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3):71-74.

[4]刘禹,李忠富.基于产业组织模式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4):43-47.

[5]卜良桃,廖国荣,陈振富.土木工程施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