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验效果研究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验效果研究与探讨

华乐钘

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验效果。方法 选取出我院肝病内科2022年1月~2023年3月纳入的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本研究研究组对象,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血常规检验中,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值高于研究组;淋巴细胞数值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生化指标检验中,对照组清蛋白数值高于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均可有效检出受检者在相关指标上的变化,在临床检验中,可以将二者检验结果相结合,对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病情况有一定作用,可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生化指标 血常规 清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它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此外,患者可能经历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免疫系统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许多危害和影响[1]。我国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检验方式多为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验,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整体质量,本文研究并探讨生化指标与血常规检验的实际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出我院肝病内科2022年1月~2023年3月纳入的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本研究研究组对象,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0~65岁,平均(45.16±2.69)岁。研究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28~70岁,平均(43.58±3.5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1.1.2 纳入标准 对照组患者近期已进行常规体检,发现无慢性乙型肝炎症状或病史;研究组患者经分析后发现,其患病特征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界定标准;两组患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影响生化指标和血常规结果的药物;两组患者不存在精神方面疾病;两组患者及家属对于本次试验内容和方法完全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患者;语言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验。在确定检验日期后,为保障检验结果客观性,检验对象提前1d保持空腹,检验当日,抽取2ml静脉血,放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处理结束后,将上层清液滴入抗凝管。以便后续将其作为基础进行相关检验。在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验时,为保证结果的正确性,需优先选择统一企业生产的血常规检测仪及生化检测仪,具体操作时以仪器操作说明为标准。

1.3观察指标

1.3.1 血常规检验结果  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值。

1.3.2 生化指标检验结果  对比两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中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6.0统计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分析数据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x±s ,分)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对比

血常规检验中,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值高于研究组;淋巴细胞数值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生化指标检验中,对照组清蛋白数值高于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对比(x±s ,分)

组别

例数

血常规

生化指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清蛋白(g/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

对照组

53

0.62±0.11

0.30±0.06

1.59±0.21

29.58±8.98

试验组

53

0.49±0.06

0.38±0.09

1.29±0.18

98.06±13.06

t

7.537

5.349

7.865

31.2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这是一类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但传染性与疾病状态有很大关系。慢性乙型肝炎又是肝细胞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长期的炎症和肝纤维化过程会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和DNA损伤,增加肝癌发生的风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明显增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如果未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患者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其他人[3]。这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乙型肝炎的流行和传播。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减少肝脏损伤、预防并发症和控制疾病传播的[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血常规检验中,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值高于研究组,淋巴细胞数值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生化指标检验中,对照组清蛋白数值高于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

P<0.05)。说明了血常规检验中可明显得出慢性乙型肝炎患病者与健康人员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值的差异,表明血常规检验项目的有效性。对常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后,同样可得出两组人员在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证明了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均可有效检出受检者在相关指标上的变化,在临床检验中,可以将二者检验结果相结合,对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病情况有一定作用,可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严玲玲.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验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2):0023-0026.
[2]刘小鹏,王晓燕,王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检验的价值分析[J].大医生,2020,5(14):51-53.

[3]张秋燕.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08):65-67.

[4]宇文小蕾,张江莉,路海荣.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