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塑新潮流”——禁塑令对生态保护重要作用和人民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广东从化区江埔街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4

“减塑新潮流”——禁塑令对生态保护重要作用和人民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广东从化区江埔街为例

杨右森 ,林育洲 ,马茹茹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925

摘要:为提高禁塑令在广东省从化区江埔街的实施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培育绿色替代品市场,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确保禁塑令的有效实施。通过以上措施,为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多元建设发展新征程提供一份力量。

关键词:减塑禁塑生态保护人民使用现状广东从化区江埔街

1导言

1.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其中,塑料污染问题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一大挑战。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力度。广东省政府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禁塑令”,以此减轻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调查总结出广东省“禁塑令”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从而为完善“禁塑令”政策提供参考,为广东生态环境现状的生态治理修复提供意见,提高广大民众使用塑料的环保意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塑料污染的严重性,积极响应“禁塑令”政策,加强广东省“禁塑令”政策对生态文明的作用。

2研究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关于禁塑令的研究

禁塑令作为一项关键的环保政策,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禁塑令的背景、实施效果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例如:张青松(2008)对我国塑料限制令的实施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李慧(2012)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角度分析了禁塑令的效果和问题;王珊珊(2019)则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研究了禁塑令的影响。

2.1.2关于塑料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塑料污染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学者们主要从塑料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如陈晓峰(2010)对塑料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进行了分析;王瑞(2016)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塑料污染的治理策略。

2.1.3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禁塑令和塑料污染的研究较早,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如Jambeck等(2015)对全球塑料废物排放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Derraik(2002)则重点关注了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

2.2研究综述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禁塑令和塑料污染问题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实施效果和塑料污染治理策略等方面,但对于禁塑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用性以及其与其他环保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仍不足。此外,当前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缺乏大数据和实证分析。因此,未来研究应加强这些方面的探讨,以期为塑料污染的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调研方案

3.1预调研

基于前期文献综述基础上确定的调研对象为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的山下村、凤院村、江埔村、禾仓村、江村村五个行政村。进一步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道等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熟悉目前与“禁塑令”政策息息相关的文件、当地举措、塑料使用现状等情况,并咨询行业内一些专家的意见与支持,制定正式调研方案。

3.2调查问卷设计

针对村民、驻村干部、商家的生活生产现状,制定针对性的问卷内容。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从化区“禁塑令”政策建设的提升程度、“禁塑令”政策对生态治理修复的作用、当前从化区与其它区“禁塑令”政策实施与建设现状差异、从化区生态文明建设下“禁塑令”政策实施与监督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关于从化区生态文明建设下“禁塑令”政策实施与监督现状的满意度、对提升“禁塑令”政策实施与监督方面建议等。

3.3样本及抽样设计

抽取山下村、凤院村、江埔村、禾仓村、江村村五个行政村为研究切入对象,基于这些村落在“禁塑令”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从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修复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在后期精准提炼下,提供对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生态治理修复的对策和建议。

3.4调研实施

本调研从2023年4月15日至2023年6月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共发放500多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5份,本次问卷发放人群面较为广泛,有足够的参考价值。同时先后15次深入村落进行访谈,了解一手村情,得出“禁塑令”政策在当地的实施现状,后期结合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其村情举措和实质成效提供数据支撑。

4研究思路与内容

4.1研究思路

本次调查研究旨在探究“禁塑令”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修复的影响,分为调研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调研前期,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文献,了解“禁塑令”政策的制定背景、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同时通过访谈政策相关工作人员等,明确政策的概念界定及调研方向。调研中期,采用实地调研法、问卷研究法、深层访谈法,从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修复三个方面对“禁塑令”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4.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广东省从化区江埔街为研究样本,探讨“禁塑令”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修复的影响,进而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禁塑令”政策的背景、实施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明确研究目标。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禁塑令”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其对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修复的影响,找出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探讨“禁塑令”政策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4.3研究方法

4.3.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以禁塑令、生态治理修复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通过中国环保部等官方网站、各大城市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来获取相关信息。

4.3.2问卷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预调研中的文献研究以及专家访谈结果进行问卷调查对象及样本设计、具体指标设计,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线上问卷,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及线下派发问卷的形式向以广东省从化区江埔街的村落居民、驻村干部、商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禁塑令”政策实施现状及其影响的看法,为城市环境的生态治理修复提供意见。

4.3.3深层访谈法

本项目将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的村落居民、驻村干部、商家列为访谈对象,并分别对着三个主体设置不同的访谈提纲。通过访谈方式收集定性资料,多方位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村落居民、驻村干部、商家对“禁塑令”政策实施的态度、目前实施现状的看法,以及对如何提高“禁塑令”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作为对问卷调查定量数据补充。

4.3.4实地调研法

本项目通过实地调研,以拍照、问卷等方式获得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各节点基础资料,深入了解“禁塑令”政策当地实施现状,反馈“禁塑令”政策与村落居民、驻村干部、商家的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修复联系。

5研究分析

5.1“禁塑令”政策实施现状与分析

5.1.1禁塑令政策前后对比分析

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该政策被国内外媒体称为中国的限塑令。与“限塑令”实施前相比全国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2/3左右,减少塑料消耗约27万吨,加上其他零售场所,可减少塑料消耗40万-50万吨,每年可节约石油240万-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万-960万吨(国家统计局,2018)。“限塑”之初,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2009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调研结果,超市有偿使用的塑料袋用量减少了20%至50%,垃圾场塑料袋使用数量减少两成以上(海南省人民政府,2009)。而环保袋和布袋逐渐成为人们购物时最常用的购物袋(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在2020年,随着“禁塑令”的实施,各大商场超市开始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于是各种代替塑料袋的购物工具开始出现。调查显示,受调查者购物时选择环保袋高达64.7%,而选择布袋的也达到41.5%(中国产业信息网,2021),这也使得塑料袋生产下降,减少塑料袋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有毒物质,对生态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1.2“禁塑令”在当地的实施状况

2018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上,77.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的行动跟不上意识。(广州市人民政府,2017)

广东省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禁塑令,旨在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供应和使用,从而保护当地的生活环境。 (广东省人民政府,2021)

在禁塑令的实施方面,从化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全区进行多次检查和督促,截至2021年5月底,共检查了涉及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吸管等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经营场所和企事业单位近2000家次。(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2021)

5.2调查问卷的满意度分析

为探究村落居民、驻村干部和村落商家不同对象对禁塑令实施的满意度情况,通过深层访谈法和调查问卷回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以环保、社会影响和经济成本为准则,以完全禁止、部分禁止、限制使用和其他四个方案为方案层次,计算出每个准则和方案的权重。

准则层次:

准则

环保

社会影响

经济成本

环保

1

3

5

社会影响

1/3

1

3

经济成本

1/5

1/3

1

方案层次:

方案

完全禁止

部分禁止

限制使用

其他

完全禁止

1

3

5

7

部分禁止

1/3

1

3

5

限制使用

1/5

1/3

1

3

其他

1/7

1/5

1/3

1

准则权重:

准则

权重

环保

0.57

社会影响

0.29

经济成本

0.14

方案权重:

方案

权重

完全禁止

0.46

部分禁止

0.25

限制使用

0.19

其他

0.10

根据AHP分析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在考虑环保、社会影响和经济成本等准则的情况下,完全禁止塑料制品的使用是最优的方案。这是因为完全禁止塑料制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6.基于生态文明修复视角下提升“禁塑令”政策在基层生态保护的利用路径与建议

6.1“禁塑令”在生活中的推进和建设

6.1.1生活生产中“禁塑”的消费观念的改变

6.1.1.1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

“禁塑令”的出台促使消费者更加自觉地放弃使用塑料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带购物袋、使用环保袋等方式。禁塑令的实施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如参加捡垃圾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6.1.1.2促进消费者多使用环保物质

消费者可以使用三种环保塑料制品,一是可降解塑料,这种塑料具有可降解的特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不会污染环境。二是循环塑料,这种塑料是由回收再利用的废弃塑料再加工而成,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三是环保塑料,这种塑料是指所使用的塑料材料不会污染环境、不含有毒害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也能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1.2活化“禁塑令”生态修复景观,使环保意识深入公众的心

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的山下村、凤院村、江埔村、禾仓村、江村村五个行政村中,以“禁塑令”为核心的环保理念是广大民众集体参与、实践的行动,如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利用当地环保实践故事,通过当地非遗文化如方言、戏曲、民间歌舞等方式来传达,在景观设计表达中可以具象为刻画垃圾分类、环保袋使用场景景墙、雕塑等。沿着主干路或路口精心布置刻有环保故事和实践的自然山石,让游客与村民感受到环保景观艺术的感染力。具有实践观赏性的这类“禁塑令”可阐释与升华,提高从化区的环保意识,活化“禁塑令”生活环境景观。

6.2在“禁塑令”政策下开拓对生态产业的发展

6.2.1推动“禁塑令”政策下的经济发展,打造“禁塑令”政策下生态文化保护区

6.2.1.1推动“禁塑令”政策下的经济发展

政府和企业推动塑料替代品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可替代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投入资金和资源,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品产业,如生物降解材料、可再生资源制品等,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和应用。各个厂家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和再加工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塑料回收体系,引导企业参与废塑料回收、利用和生产,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就业机会。从化区的慈善机构扶持环保企业和项目,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和项目,通过财税优惠、金融支持和科技创新等手段,鼓励企业在“禁塑令”政策领域下进行投资和创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环保产业企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6.2.1.2打造“禁塑令”政策下生态文化保护区

首先对此生态文明保护区制定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地理、生态和文化特点,制定关于“禁塑令”政策下保护区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禁塑令”政策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的审批程序、监测评估体系和执法机制等,确保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运营。

其次区内设立明显的“禁塑令”保护区界碑和标识牌,提醒人们进入保护区内,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和限制。区内加强巡逻和监控,确保规范的保护区管理。

6.2.2打造全面“禁塑令”政策下的生态修护,塑造特有的“禁塑”文化品牌

6.2.2.1打造全面的“禁塑令”的生态修护应考虑的若干措施

1.群众践行法律法规: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已在2020年9月1日起实施,明确禁止或限制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同时,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以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2.企业加强塑料替代品研发和推广:投资研发可替代塑料制品的技术和材料,例如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循环利用的替代品等。同时,积极推广和普及这些替代品的使用,例如推出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餐具、杯子等。

6.2.2.2塑造特有的“禁塑”文化品牌应考虑的若干内容

1.从化区建立宣传和教育平台:政府以及各个镇区和社区创建一个专门的宣传和教育平台,例如网站、社交媒体账号或APP,用于发布与禁塑相关的信息、新闻、故事和实践案例。通过这些平台,向公众传播塑料污染的危害和“禁塑”的重要性,同时提供环保替代品的推荐和购买指南。

2.品牌形象设计:政府、企业、商家设计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以“禁塑”为核心,可以包括标志、标语、形象人物等。这个品牌形象应该简明直观、易于辨识,能够激发公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意愿。

7.结语

禁塑令是重大政治问题、重大社会民生问题。禁塑令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禁塑的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引导人们改变使用塑料的习惯,推动塑料替代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参考文献:

1.张青松.我国塑料限制令实施背景及其意义[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3):1-4.

2.李慧.禁塑令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12(16):187-188.

3.王珊珊.禁塑令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04):78-80.

4.陈晓峰.塑料污染的来源及危害[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02):180-181.

5.王瑞.循环经济视角下塑料污染治理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2016(11):184-185.

6.李丽.禁塑令实施效果分析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4(06):36-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