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造体系下创新用工模式低成本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精益制造体系下创新用工模式低成本实践

胡波 ,周大川 ,杨志鹏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益制造体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旨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竞争力。精益制造不仅强调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减少和效率提升,同时也注重创新和灵活性。在这个动态和变化的环境中,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探索创新的用工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研究聚焦于精益制造体系下汽车制造创新用工模式低成本实践,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用工模式实现低成本生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创新用工模式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参与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灵活用工、员工参与和培训发展等措施,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精益制造体系;创新用工模式;低成本实践 ;灵活共享用工;数据智能技术

0.引言

在当今全球汽车制造业中,精益制造体系被广泛应用并认可为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精益制造强调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等手段来实现企业的卓越表现。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成本是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生产模式往往伴随着高成本和低效率,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制造企业迫切需要寻求创新的用工模式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用工模式强调在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参与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1.精益制造体系与汽车制造创新

1.1精益制造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精益制造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流程,消除浪费和瓶颈,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和生产能力。在汽车制造中,通过精益制造的流程优化,企业可以实现零部件供应的精准配送、生产线的平衡和节约制造成本等目标。精益制造强调精确的库存控制,以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在汽车制造中,通过精益制造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实现更准确的物料需求计划、及时的零部件供应和减少存货损耗,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资金周转率。精益制造注重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以提供高质量的汽车产品。通过引入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六西格玛和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企业可以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减少次品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品质。精益制造鼓励企业实现生产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在汽车制造中,市场需求经常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能够迅速调整生产线,实现快速交付和多样化配置。通过精益制造的灵活生产策略,企业可以减少废品、提高交付效率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精益制造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过程和持续改进,激发创新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汽车制造中,员工的参与和创新能力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1.2创新用工模式的重要性和影响

创新用工模式通过优化员工的工作流程和流程设计,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灵活用工和合理分配任务,员工可以更好地适应生产需求的变化,减少生产时间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用工模式强调员工的参与和积极性,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这种参与和积极性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1.3低成本实践对创新用工模式的支持

低成本实践可以通过灵活用工的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弹性工时制度,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以避免过度招聘和雇佣。这样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在需求高峰期能够快速响应。低成本实践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和合理配置。通过精准的人力规划和招聘策略,企业可以避免过剩人员的存在,减少用工成本。此外,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灵活性,使其能够胜任多个岗位,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低成本实践可以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来降低人力成本。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可以替代部分繁重、重复性的工作,减少人力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技术可以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人机协作。低成本实践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团队合作,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通过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的方式,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减少浪费和低效,从而降低用工成本。低成本实践鼓励企业建立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激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方案,企业可以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用工成本。

2.创新用工模式在精益制造体系下的实践

创新用工模式在精益制造体系中强调灵活用工和资源优化的实践。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波动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以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此外,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创新用工模式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精益制造体系下,员工需要具备多样化的技能和知识,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生产环境。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企业可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效率。创新用工模式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团队合作,在精益制造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员工参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质量圈、员工建议制度等。团队合作则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共同优化工作流程和解决问题。通过员工参与和团队合作的实践,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创新用工模式在精益制造体系中推动持续改进和创新文化的建立。企业需要鼓励员工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方案,并积极采纳和实施。通过建立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能够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2.1 灵活用工敏捷应变生产需求:

灵活用工主要结构自主合同工、外包小时工、产教融合实习生;

自主合同工用于工厂可以直接雇佣全职员工,这些员工是工厂的固定员工,享有完整的员工权益和福利。直接雇佣员工通常对工厂的生产和运营起到核心作用,高技能岗位、关键质量控制岗位,关注点:月度收入、加班费、福利和岗位技能提升

外包合同工用于工厂可以雇佣临时工来满足短期或季节性的工作需求,例如在繁忙期间增加产能或替代正式员工的休假。临时工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或临时劳动力公司招聘,他们通常按小时或按任务支付工资。关注点:月度收入、加班费、和正式合同签定转入企业合同工后福利待遇

产教融合实习生,通过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提供实作岗位操作平台,实训基地中接受实践教育,可以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掌握更多实际技能。关注点:毕业实践课时完成、熟系了解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时长。

2.2流水线弹性工作和共享用工制度的实施:

根据灵活用工结构,通过岗位工作量、关键控制要求、学岗周期、潮汐排产车型专岗,通过数据化管理进行岗位分类管理:合同工、外包工、实习生岗位比例7:1:2,合同工岗实现和能级评定关联跨线轮岗柔性能力,外包工根据月度季度潮汐车型排产,结合共享用工开展灵活用工满足生产,例如和现场物流配送工、涂装打磨工等厂区内人力资源融合实施,
    3.汽车工厂实践场景和成本预测分析

汽车工厂月度成本关联因素:月度产量,产线节拍、生产效率、车型结构、人员结构、工资结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C: 人工固定费用部分,与产量不关联,和人员结构关联;

C: 人工变动费用部分,与产量关联,超标准产能加班费用和培训等产生加班费用;

C: 每小时加班费用;C: 单台人工成本;

C: 合同工固定费用;C: 实习生固定费用

V: 标准产能,与运行节拍和月标准工时关联;

VX : 超标准产能部分的产量,通过加班完成,根据车型影响不同生产线加班费用;

P: 合同工人数;P: 实习生人数

C=(C+C)/(V+VX )=(C+VX /TT*C)/(V+VX )

=(C合*P+C实*P+VX/TT*C)/(V+VX)

以某月数据为参考:P=914人,P=76人,H=64007h,H=1912h

节拍效率不变,月度产量低于18845台,3班运行成本最优,月度产量在18845台和19985台之间,3.5班运行成本最优,月度产量高于19985台,4班运行成本最优,以上未计算人员变化培训工时和效率波动成本影响(如下图)


   

4.结论

精益制造体系下的创新用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丰田精益生产-均衡稳定生产模式,实行创新用工模式可以通过灵活用工的方式调整生产力和工作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波动。通过员工参与和团队合作的促进,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注重培训和发展可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中,精益制造体系下的创新用工模式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技术更新迭代、安全环保要求和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在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和风险。因此,通过实施创新的用工模式,汽车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海庆. T公司组装车间精益生产管理改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2.

[2]米晓芳,赵俊才,韦小丽. LMS精益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在汽车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 时代汽车,2022,(17):16-18.

[3]曹华军,李洪丞. 制造系统碳流动态模型及碳效率评估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绿色制造丛书, 202206.337.

[4]徐永珠. 关于智能制造时代的精益成本管理体系研究[J]. 商业文化,2022,(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