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主题解读思考“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以《荷塘月色》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基于文本主题解读思考“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以《荷塘月色》为例

杨世娇

湖北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市,邮编430062

摘要

“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作为文艺理论上的两种观点,就其各自来说,在它们所处的语境中有其积极意义与可取之处。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人将二者推向了极致,就很容易导致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产生一定的偏颇,究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个观点?本篇文章试图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例证法等,探究其主题的多义性,以及多义性背后所体现的“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的观点。

关键词:“作者意图”;“作者死了”;《荷塘月色》

“作者意图”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即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想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向读者传达的思想、价值、观念等。“作者死了”是法国作家罗兰巴特提出的观点,指一部作品完成以后,作者便不再拥有对其作品的完全解释权,意味着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就此分离。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被选入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可见其经典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但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以及所体现的作者思想,历年来备受争议,究竟哪一个主题才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了,我想其实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多义性背后所蕴涵的“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的观点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观点之论争

(一)十九世纪以前,“作者意图”占据主导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主张。继孟子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个观点其实和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作者意图”在文学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华兹华斯就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就肯定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又比如柏拉图,虽然他将文学贬低为影子的影子, 但仍承认文学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十九世纪以前,很少会有人探讨“作者意图”的在不在场,无论中外,大家都默认“作者意图”在文学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十九世纪以后,“作者意图”遭受冷遇

到了二十世纪及其以后,“作者意图”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人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阐释不再局限于“作者意图”,会按照某种体系以及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阐释,甚至有些人完全将“作者意图”抛掷脑后,做出各种不同的解释。

首先是维姆萨特提出的“意图谬误论”,认为作者创作的意图与作品的价值是没有关系的。其次是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就彻底切断了作者与文本之间建构的联系,认为文本是文本,作者是作者,这也是在表明“作者意图”已不复存在;最后是索绪尔,认为一切文本都是符号在进行运转, 所以也就是间接地否定了“作者意图”观。当然提出这类似观点的不止这三种,但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为他们更认可“作者死了”的观点。

二、《荷塘月色》主题的多义性原因

(一)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

当时朱自清所处的时代,就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就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意蕴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样的,决定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主题不可能以某种单一化的思想而存在。

(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与体验,当我们有了这些独特的体验后,往往会不自觉的通过文字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而《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一个独特的夜晚,获得一段独特的体验所创作出来的,也就导致了该文主题的多样性。

(三)艺术形象的多重韵味

作家的创作意图在一方面能影响作品的主题,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纯粹地把作家的创作意图等同于作品的主题,这也就决定了文章的主题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三、主题多义性背后蕴涵的是“作者意图”与“作者死了”

(一)以“作者意图”为中心的主题解读

比如有些人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解读为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所以《荷塘月色》反映的是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又彷徨,希望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以“作者死了”为中心的主题解读

比如有些人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解读为一部具有思想寓意和心理深度、体现了淳厚人性的作品。有些读者能达到这样深层次的高度进行解析,但是有些读者却不能达到这样的深层次高度进行解析,所以这种对文本的解读就和读者的文化素养,对问文本的理解程度有密切关系。

(三)以“二者兼含”为中心的主题解读

比如有些人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解读为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象牙塔中,对现实感到无奈的叹息之情。这种既考虑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参杂自己看法的解读,其实就是将“作者意图”和“作者死了”这两种观点相结合的文本解读观念。

四、对中小学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启示

(一)立足作者意图进行基础主题解读

有的文学作品主题非常单一,而且主题的指向性非常强,各种观点,概念在文中表明地非常清晰,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来进行支撑,否则学生在主题理解和解读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闻一多的《红烛》,表面上看似写的红烛,实际上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借用红烛精神的提炼,勉励自己要不怕牺牲,抒发要将自己投身于革命的壮志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不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的生平经历,那么学生可能很难明白闻一多创作这首诗的意图。

(二)基于作者意图进行多元主题解读

有的文学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非常明确和单一的主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境况的改变,一些主题会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甚至更广的主题。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注意是否应该引入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了。

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但是很多的读者都被后面的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所表达的思乡情怀所感染。而这里其实并不需要创作背景的加入,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那一份思乡的情意。如果非要加入这样的创作背景,那么可能会改变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品味。

(三)消隐作者意图进行开放主题解读

《哈姆莱特》为什么能被称为经典之作?我想,这除了和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关,也和作品本身开放式的审美结构,开放式的主题解读有关。因此,将这样的文学作品纳入到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当中,虽然在一方面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它为我们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多种的可能。

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记梦为由,表现他蔑视权贵的叛逆精神。对这首诗主题的认识,历年来观点非常多。因此,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不要只局限于最初的或者最司空见惯的主题,要学会充分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让语文课堂不仅充满趣味,也能充满活力。

五、小结

总而言之,在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辩证地看待“作者意图”和“作者死了”这两种观点,既不能完全让“作者意图”占据教学的主导,也不能一味的持“作者死了”的观点,应自觉地有选择性地融入三种解读措施:立足作者意图进行基础主题解读、基于作者意图进行多元主题解读和消隐作者意图进行开放主题解读,并结合具体的文本以及教学实际进行调整。以上论述仅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拙见,存在不足或者有问题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江守义.中西小说隐含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33-142.

[2]沈杏培.“作家声音”:文本阐释的重要角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4-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