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求突破  改革创新走在前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3

科技赋能求突破  改革创新走在前对策研究

何如喜,李一凰,陈学舟,王文珺

西宁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本文从强化战略导向、深化区域联动、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四个方面总结西宁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和做法,明确指出“十四五”末及未来科技创新目标。通过对比国内其他省会,发掘西宁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举措。

【关键词】西宁市;经验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对策举措

一、引言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科技创新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乎民众福祉、关乎城市未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为西宁科技创新事业走在前 做表率注入强大动能,时不可待。目前,省、市召开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前做表率座谈会,走在前 做表率列为当前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为奋进征程 建功新时代明确方向、描绘蓝图,对聚力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特色创新体系为目标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功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入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实现了由、由的根本性转变。至2022年,西宁地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0家,占全省的95.8%;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占全省的71.4%;高新技术企业209家,占全省的78.6%;省级科技型企业429家,占全省的66.6%;市级科技型企业304家,企业研发中心104家,市级农业科技园3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64亿元,同比增长10.8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52件,是全省的1.99倍,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经验和做法

(一)强化战略导向,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一是聚焦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相关工作8次。推动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西宁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三年创建、西宁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二是聚焦政策保障。出台《西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等文件,同步完善相关措施11项。探索包干制试点,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项目组织方式改革。三是聚焦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科技管理服务职能和放管服改革,项目申报和成果登记实现一站服务、一窗办理。开展抢抓机遇促发展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细化分解12项任务,并纳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考核。

(二)深化区域联动,治理能力提质增效。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创新增长极。立足市情定位,坚持县区、园区差异化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形成支撑创新西宁发展的战略方阵。二是提升平台能级,锻造创新大载体。投资1480万元支持7家国家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专家工作站10家。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入驻企业1599家、孵化179家。三是发挥企业作用,做强服务主力军。投资4000余万元支持农业科技项目110余项。成立首批1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百名专家工作站。建成青藏高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科技惠民,立项民生保障项目90余项。

(三)完善创新体系,创新效能显著提升。一是坚持以项目聚合力。聚焦打造产业四地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10.14亿元,实施项目1159项。建立企业出题、科研单位答题、政府立项支持的项目形成机制,集中财政资金支持26个市级重大专项。二是坚持以培育增活力。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梯次培育体系,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高新技术企业20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429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04家、企业研发中心104家、农业科技园33家。三是坚持以财政添动力。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由2021年的2800万元增加到2023预算4164万元,增幅48.7%。推出科技创新券制度,对198家创新主体发放奖补资金2270万元。落实国家和省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政策,免除企业加计扣除资金14.17亿元。召开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政银企担融资对接会,推出夏都科创贷,发布融资担保企业2家。

(四)集聚创新资源,良好生态加速演进。在对外交流开放上,累计与15个城市建立创新联盟,举办两届中国创新挑战赛、7场对接会、1场科技创新成果展暨农商农市对接活动,促成合作签约项目124项,签订购销协议12项,签约资金5.67亿元。在人才培育引进上,推进以人才+项目+平台模式,累计引育人才9600余名,入选昆仑英才187名,团队3个;西宁市引才聚才555

计划234名,团队4个。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专业人才制度。借助人才项目洽谈会,对接人才需求214项。在科技成果产出上,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专利资助管理办法等措施,落实资金400余万元。23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60项达到国内先进,33项达到省内领先,2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梓醇片实现我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零的突破电子级多晶硅制备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52件,是全省的1.99倍,青海专利在西宁的创新优势日益凸显。

五、发展思路

战略定位:坚持四个面向,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一优两高,加快融入产业四地聚焦三个千亿级业集群建设,力争部分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建设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引领区、形成区域科技合作示范区、构建辐射青藏高原的科技创新高地,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乃至西北地区科技创新引领者、新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

发展目标:到2025年,科技投入力度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5%以上;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协同创新取得新突破,引进落地东中部科技成果300项以上;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明显提升。

到2035年,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创新潜力和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

五、制约因素

近年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市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企业需求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质量还不够高,仍然存在重研发、轻转化”“重基础、轻应用的现象;研发投入还不够足,科技研发投入远低于全国2.55%的平均水平;服务体系还不够全,技术服务机构数量少、模式单一;科技创新人才还不够多,人才总量规模偏小等问题。

六、重点举措

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牢牢把握建设四地和打造高地重大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坚持高站位、高定点,聚焦聚力青藏高原独特优势,强化省会担当。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贡献更多科技力量,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持续走在前 做表率,还将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针对制约我市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修订完善相关科技政策。实施项目经费包干制”“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持续推进三评改革,落实科研单位评价改革的主体责任。优化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管理,建立不同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培养人才和柔性引进并重,进一步畅通科技引智绿色通道。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实施差异化的人才评价标准,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科技营商环境。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办法,净化科技治理环境。力争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走在全省前、做表率。

(二)持续在突破核心技术上下功夫。聚焦“四地”“两体系”建设,立足青藏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盐湖资源、清洁能源、有机农畜产品、特色生物等资源禀赋,完善“科技+项目+平台”揽才机制,为关键技术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进一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科技攻关,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力争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生物活性物质纯化萃取等领域全产业链研发走在全省或全国前、做表率。

(三)持续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上下功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动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积极探索“创业辅导+专业孵化+投资”的孵化及“实验室+产业孵化+风险投资”模式;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发挥重点优势学科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以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靶向,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协同攻关,全面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集聚区,加快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区)、北川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构建从“种子企业”到“领军企业”再到“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梯队。

四)持续在培引高端创新人才上下功夫。落实《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实施方案》,注重团体式、项目化引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无缝对接。鼓励支持企业与省内高职院校采取产教结合等方式,培养“工匠型”、产业专门人才,加快形成本土人才和外地人才相互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用心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创新人才面向农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创业实体。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参与和开展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国内外合作活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力争在培引高端创新人才上保持走在全省前、做表率。

(五)持续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锂电储能研究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借鉴省内外经验,整合科技资源,建设中试熟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谋划共建青藏高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科技服务联盟,推动形成科技服务合力。力争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低温锂电储能、藏药研发等领域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省或国内前、做表率。

六)深化对外科技合作。深化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依托科创中国平台,加强海内外专家团队与我市企业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厅市会商、科技援青、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大科技交流力度,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西宁转化转移,以面向我市产业发展为重点,联合省内外科技力量开展攻关等,不断开拓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搭建国际交流合作通道,积极借助国内外科技展会平台,促进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对接与交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视野,达成合作。支持企业开展跨国技术研发合作,组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力争在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上确保走在全省前列。

(七)持续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坚持四个面向,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生态环保、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有色合金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等十大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攻克关键技术,构建青藏高原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引领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上走在全省前列。

(八)持续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发挥我省首家公益性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西宁科技大市场作用,常态化举办黄河流域科技创新联盟对接会、中国创新挑战赛、成果转移转化、学术交流、人才和技术发布等活动,进一步抓好“人才+项目”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双向挂职、“揭榜挂帅”等机制,建成高效能的政策链,服务链,营造“四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力争通过举办对接会,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力争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落实上走在全省前、做表率。

  参考文献

[1]杜德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J].科学发展,2015,(01):93—97.

[2]西宁市科技发展发展报告(2021年—2022年)

作者:何如喜,男,1968年出生,研究员,国家级注册咨询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