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蕾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00

【摘要】目的:就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多见,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较快等特点,疾病发生后患者易并发心律失常,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1~2周,患者有较高的风险,并发心律失常,这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而在疾病发生后,临床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还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以确保患者的临床恢复。以往对患者护理时,临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但护理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便成为提升护理效果的重要保证[1]。循证护理模式是在现代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手段,将其应用到患者的护理中后,可显著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纳入标准:经心电图诊断等确诊;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病史。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5-83岁,中位年龄(73.52±3.69)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5-84岁,中位年龄(74.07±3.32)岁。两组间资料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吸氧,并对患者实施用药和饮食上的指导等。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内容见下:(1)建立小组。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要包括科室医师、护士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培训,帮助小组成员熟悉护理程序。其次,要根据临床经验、患者用药情况等,对循证问题进行总结,明确常见的护理问题。(2)制定对策。基于知网数据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护理对策。并且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疗效的因素等,明确患者的护理内容。(3)护理落实。①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包括放松法、胸式呼吸、口鼻呼吸等,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等。②患者会因疾病影响,而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等情绪,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安抚,安抚患者的情况,并通过耐心的指导、关怀,使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加深患者对疾病的理解。③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观看知识手册或宣传视频,给予患者有效的关怀和安慰,使患者能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加深患者的疾病认识,使患者可以坚持健康行为,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④在患者恢复期间,要向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使其能在病房内充分休息,并在日常护理中,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交感神经兴奋,日常嘱咐患者多饮水,积极预防便秘,并要嘱咐患者避免屏气过度,减少患者心脏负荷。(4)定期总结。对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定期总结,总结后,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需要对患者的护理计划进行调整等[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价,分值与生活质量为正相关。比较护理效果,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心律失常发作减少,心电图改善;无效:心功能、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未见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迹象。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见表1,研究组更加优越,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干预后比较生活质量

分组

n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研究组

40

83.01±6.59

82.48±5.32

89.05±4.04

85.20±4.68

对照组

40

72.14±5.36

71.86±6.11

80.29±3.25

74.48±3.72

t

/

3.274

2.846

3.541

2.695

P

/

0.004

0.006

0.012

0.009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0

26(65.00%)

14(35.00%)

0(0.00%)

40(100.00%)

对照组

40

14(35.00%)

24(60.00%)

2(5.00%)

38(95.00%)

X2

/

3.157

3.258

2.846

1.674

P

/

0.002

0.002

0.001

0.001

3讨论

有研究指出,高血压等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而心律失常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并发症,其在发生后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故而需要积极进行干预。常规护理是以往主要的干预手段,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应用上较为被动,难以满足实际需要[3]。因此,在对患者护理时,可以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并总结临床经验的方式,提出循证问题,并根据循证问题,收集循证依据,而后结合现实需要制定护理方案的一种模式。临床实践表明,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保证护理的质量,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护理需要,使患者得到科学的护理支持。因此,在循证护理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效果会有明显提升,在患者护理需求满足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显著改善。这说明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优势,基于循证护理的应用,能大幅提升护理质量,从而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该类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所以可以实施循证护理模式。通过循证护理模式的运用,能促进护理效果提升,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以往研究的结论相近。表明循证护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切实辅助患者治疗。

总体来说,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常莎.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6):50-52.

[2]朱燕梅,张春燕,何艳.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13):103-105+109.

[3]梅文锦.利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9):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