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

刘燕

仁寿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眉山    620500

【摘要】目的:评估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产妇,收治数量为82例,按照抽签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41例,常规组运用常规干预,试验组产妇选择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前后盆地功能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产妇治疗前盆底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产妇治疗后Ⅰ类纤维肌电、Ⅱ类纤维肌电、总肌电高于常规组产妇,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给予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盆底功能。

【关键词】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肌电

盆底功能障碍是指包括盆腔肌肉、韧带和筋膜在内的盆底结构出现问题,导致排便、尿失禁和性生活问题等一系列症状的情况,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盆底肌肉过度紧张或松弛、盆腔器官下垂等[1]。本研究针对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产妇,收治数量为82例,按照抽签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41例。试验组年龄低值取20岁、高值取38岁,年龄均值取(29.16±5.11)岁。常规组年龄低值取20岁、高值取39岁,年龄均值取(29.19±5.15)岁。就试验组与常规组产妇年龄、性别应用统计学软件予以对照,不可见2个组之间差异p>O.O5。

1.2方法

常规组运用常规干预,建议产妇进行规律的肛门阴道收缩训练,每次持续3s,并在此期间反复进行。同时,引导产妇学会松弛肛门及阴道肌肉,每天建议进行15-20min的缩肛训练,具体时间可根据产妇的个人情况和耐受度来确定。试验组产妇选择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将电极传送装置放入患者的阴道内,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刺激频率和脉宽[2]。对于Ⅰ类肌纤维,将脉宽指标进行设为320-740us,频率指标进行设为8-32us,刺激时间指标进行10-15min;对于Ⅱ类肌纤维,将脉宽指标进行设为20-32us,频率指标进行设为20-80Hz,刺激时间指标进行5-10min[3]。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Ⅰ类和Ⅱ类肌纤维收缩训练方法,并设置多种场景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训练时间总共为30min,每周干预2次,连续干预2个月。在产妇的阴道内放置阴道哑铃,并从最轻的阴道哑铃开始。指导产妇使用阴道肌肉夹持阴道哑铃,然后逐渐增加阴道哑铃的重量,以产妇阴道的实际收缩力和承受力为基准进行适当调整[4]。每次训练时长为15min,每天进行1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指标,包括Ⅰ类纤维肌电、Ⅱ类纤维肌电、总肌电。

1.4统计学分析

82例产妇资料采取SPSS 21.0加以分析,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方式统计,写作形式为n(%),计量资料(产妇治疗前后Ⅰ类纤维肌电、Ⅱ类纤维肌电、总肌电指标)通过t检验形式对比,写作形式为(x±S),组间检验结果呈现P<0.05,证实具有组间差异。

2结果

产妇治疗前盆底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产妇治疗后Ⅰ类纤维肌电、Ⅱ类纤维肌电、总肌电高于常规组产妇,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见表1。

表1:产妇治疗前后Ⅰ类纤维肌电Ⅱ类纤维肌电总肌电指标比较uv

组别

例数(n)

Ⅰ类纤维肌电

Ⅱ类纤维肌电

总肌电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41

2.91±0.72

4.60±1.14

2.38±0.59

4.83±1.2

7.34±1.83

16.58±4.14

常规组

41

2.88±0.70

3.59±0.89

2.35±0.57

3.78±0.94

7.31±1.81

13.06±3.26

t

0.1912

4.4716

0.2341

4.4106

0.0746

4.2772

P

0.8487

0.0000

0.8154

0.0000

0.9406

0.0000

3讨论

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影响,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盆底肌肉会承担很大的压力和张力,这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和松弛,从而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盆底肌肉失去力量、弹性和协调性,影响盆腔器官的支撑和稳定,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排便障碍、性生活质量下降等[5]。本研究针对产妇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显示,产妇治疗前盆底功能指标对比结果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产妇治疗后Ⅰ类纤维肌电、Ⅱ类纤维肌电、总肌电高于常规组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早期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和康复治疗可以避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的发生。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盆底康复治疗在提高盆底肌肉力量、弹性和协调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有效性。通过给予患者缩肛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阴道哑铃训练等手段可有效提升患者盆底功能,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保障患者产后安全,不仅可以避免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以上结果,产后盆底康复于产妇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文文.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磁电联合治疗对盆底肌康复的效果[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4):31-35.

[2] 张美媛,吕梅桃,刘冬凤.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效果[J]. 吉林医学,2022,43(10):2783-2786.

[3] 杨丽娟.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运动对自然分娩产妇早期盆底康复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6):85-87.

[4] 尹良艳. 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及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2,29(11):60-63.

[5] 曹小娟,苏玉琴. 自然分娩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其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2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