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朱爱珍

五华县华东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科)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的理论依据,为学生塑造正确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教师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到道德与法治中来。”由此可知,渗透德育是当代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弘扬德育的主阵地。做好德育工作,对学校办学、教师自我修养、人才教育发展乃至社会风气进步均能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引言

在初中这个时期,正是孩子们的青春期,他们的身心都处在发育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彻底地建立起来,他们很容易被外部的种种不利的东西所左右,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误入歧路。所以,老师有责任为他们指明方向。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把完成基本的教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教育内容进行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品德。

一、优化课程定位,以立德树人调整教学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形成清晰明确的课程定位,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条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立足课程教学的整体视角,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作为落脚点,协调课程内容和先进思想之间的关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当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只有真正把握、精准定位,才能够转变教育观念,以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基础,让立德树人理念渗透于课程教学中,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根据课程内容,教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定位,将“传授课程知识,让学生掌握生命的意义有关知识点”调整为“兼顾知识点传授与思想教育,让学生在‘生命意义’有关案例和生活现象中形成个体感受和见解,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只有精准定位,将课程教学观念调整为兼顾课程教学和立德树人的观念,才能够真正为之后的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导向,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具备育人价值。

二、以情感人,提升德育渗透温度

“渗透”一词来源于《梁书·预章王综传》。结合德育与其他教育领域的内在联系可知,德育渗透的过程即运用不易察觉、春风化雨的手段将德育内容潜移默化中呈递给学生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贯穿于整个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德育渗透方法与情感教学法的作用原理存在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情绪起伏激昂、易受情感触动这一特点展开情感教育,以情感作为德育渗透的工具,感召学生向正确道德品质、价值观念靠拢,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具生命力、更具温度。例如,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学活动中,本课德育渗透内涵为: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产生对生命的珍惜、关怀、敬畏之情,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责任感。教师意图通过情感教育感召学生,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认同并塑造正确的生命观念。生命教育主题与情感感动存在天然的契合度,教师为学生找到微课视频《生命的奇迹》纪录片片段、《妈妈给予的生命》和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利用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细腻的情感刻绘触发学生的感动情绪,促使学生以情生发感触,惊叹于生命的伟大,自觉落实本课生命道德观与责任感这一教育目标。情感熏陶带来的德育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情感之美的作用下,学生会有感而发,将德育内涵与情绪之美、人文之美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自发接受德育,落实教育目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有效融入时政资源

第一,丰富时事政治素材,挖掘时政资源价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能否有效运用时政资源,时政素材本身是极为重要的。好的时政素材既会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教学质量。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合理选取时政素材显得非常关键。首先,选择时政资源时,教师需要注意素材的趣味性、时效性、针对性、综合性。具体来说,时政素材选择要符合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要符合学生实际,素材难度要适宜;要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真实的素材,发挥时政“育德”与“育心”的双重价值”。其次,教师在分析时政素材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充分发挥素材的知识积累与价值观引导两方面的作用,不可以让时政资源的运用流于形式,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组织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考虑到初中生认知水平及认知习惯仍然有待发展,教师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设计实践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立足于初中生认知水平及习惯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下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主题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社区开展问卷调查和采访。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与采访,得到关于行使民主权利方面的内容,并且逐步形成对行使民主权利的理解,进一步形成合法合规行使民主权利的观念,同步实现课程学习和思想道德的发展

结束语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德育置于第一位,充分利用该专业的优点和功能,对教科书中的德育要素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强化对同学的指导,从不同的角度来强化对同学的教育,让同学们在了解了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的同时,还能受到德育的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提高同学们的法制观念,促进同学们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晴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4):66-67.

[2]关鹏.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分析[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基础教育论文集.对接京津——新的时代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404-406.

[3]徐连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