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水利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面向智慧水利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构建

周靖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393

摘要:现如今,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水利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方向。智能水利具有显著的特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利数据的采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发展。做好水资源数据融合,是充分发挥智慧水利作用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智慧水利;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构建

引言

建面向智慧水利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是保障智慧水利建设和运行的安全基础。通过分析智慧水利建设中的网络安全短板,明确了面向智慧水利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构建思路和目标,阐述了纵深防御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响应体系构建方法。

1智慧水利建设内涵

智能水利建设是综合应用BIM、GIS、无人机倾斜摄影、传感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水利建设信息的实时感知、互联互通、集成共享,实现智能化决策。利用智能水利技术构建项目智能管控平台,构建项目数字孪生,准确映射项目实体的几何、物理、行为、规则等方面的关系,并保持实时交互,可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仿真、评价、优化、预测和决策。项目智能管控平台精细化、信息化、实时化、可视化,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环境等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2智慧水利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构建

2.1基于现有工作需求,组建专业工作团队

在掌握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监理工作积累的经验后,根据新时代水利工程管理的要求和党组织会议精神,在提出高效科学的监理工作制度后,有关部门要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工作意识高、思想经验丰富的工作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智慧水利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今,水资源监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优秀人才的聘用和专业团队的组建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注重拓宽人才的聘用和培养渠道。既要从高校培养集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又要从社会领域吸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丰富智慧水务管理团队,保证水资源监管平台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提高水利监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在明确水资源监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后,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工资绩效管理机制,将工资与绩效挂钩,调动本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在智慧水利工程内部提出惩戒制度,严厉处理成果不佳、责任敷衍等不良现象,确保内部员工具有持续创新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意识。

2.2监测预警体系

充分利用网络安全威胁情报,收集和分析安全数据,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水利网络安全大数据平台,开发集服务于一体、覆盖全攻击链的监控算法模型,构建水利网络安全威胁感知预警系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测预警。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基于大数据平台,结合资产信息,对大数据平台获取的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或攻击事件,进行实时感知预警,实现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大中型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1)水利网络安全大数据平台水利网络安全大数据平台主要由数据治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计算和分析等模块组成,可以接收安防设备采集的网络安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分析和计算,通过便捷灵活的高性能接口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服务。(2)水利网络安全威胁感知预警系统水利网络安全威胁感知预警系统从资产管理、风险感知和预警管理等方面分析水利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安全事件,并及时报告预警,协助安全运维人员快速、高效、高效地应对。及时准确把握水利网络安全风险。(3)水利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与交换水利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是指水利行业内各单位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以及水利部为其他行业提供的安全数据服务。交换的安全信息包括威胁情报、安全事件和通知通知。

2.3施工现场实时视频监控

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通过PC端或移动端随时查看摄像机画面,并支持显示图像的缩放、捕捉和记录。您可以保存和查看一定时间内的实时数据。当硬盘空间满时,系统会自动覆盖早期的数据。管理人员可以跟踪施工现场的进度。

2.4做好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水资源数据融合应以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为目标,建立水资源数据知识库,为数据价值的开发奠定基础。在水资源数据价值挖掘中,通过数据融合将元数据转化为知识信息进行智能决策和分析,再通过机器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水资源数据指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最终实现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总用水量进行分析,对风险分析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把握用水量趋势;通过神经网络对区域用水量总量和趋势进行预测。此外,该转移模型还可以结合历史用水数据和周期变化规律预测用水趋势,有效估算总用水变化,为水资源预警提供依据。

2.5行业安全防护联动

智慧水利网络安全技术体系覆盖省级及以上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大、重要工程管理单位、中小工程管理单位等各级水利部门,逐步形成“一统指挥、一统指挥、一统指挥”的格局。协同作战”的行业安全防护联动机制,满足水利行业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和联防联控的需求。实现水利网络安全整体格局“一盘棋”,有效提升智慧水利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行业安全防护联动从上到下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构建相应层次的智能水利威胁感知应急指挥平台。各级平台相互互动,共享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形成行业整体联防联控体系。①部长节点。建立智慧水利中央威胁感知应急指挥平台,提升全行业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资源调度、全网各级联动处置能力,实现全网态势感知和决策指挥。②省(流域)节点和大、重要中型项目管理单位节点。省(流域)节点建立省(流域)智能水利威胁感知应急指挥平台,提高辖区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资源调度、联动处理能力;大中型工程管理单位应建立自己的水利威胁感知智能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内部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资源调度和联动处理能力。同时,实现了全网态势感知和决策指挥。③市县节点和中小项目管理单位节点。市县节点建立基层威胁感知应急指挥平台,提高辖区网络网络安全资源调度和联动智能处置能力。中小项目管理单位节点建立基层威胁感知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单位内部网络的网络安全资源调度和联动智能处置能力。同时,有助于实现全网态势感知和决策指挥。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水利发展的大背景下,水资源数据呈现出显著的特点,这给水资源数据整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在智慧水利建设中,各地都建立了水资源数据信息管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水资源数据整合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各地加强对水资源数据整合路径的探索,为智慧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东,魏至胜,孙赟恽,等.新时期智慧水利内涵及框架体系研究[J].智能城市,2022,8(3):75-77.

[2]王烨峰,戴润华,宋希贤.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水利数据价值提升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22):139-141.

[3]李辉,曾云峰,罗敏.区块链技术在智慧水利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利,2021,42(6):135-137,144.

[4]王隽雄,李阳,王宇菲.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急需解决的遥感数据处理问题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21(11):65-68.

[5]时生乐,魏素盼.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利发展与创新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9):21-22.

[6]樊进,吕忍,舒楠.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及其发展研究[J].治淮,2019(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