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初探

李红梅,张为为,王娅

空军勤务学院

摘要: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英语课程特点与目前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本文指出教师要从深入了解英语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努力提高思政教育能力等方面着手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跨文化教育

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英语课程特点及推进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学生可以学习、交流先进的科学技术、专业信息,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就英语课程人文性而言,进行跨文化教育是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而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该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从而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近年来,作为学历教育专科培训层次科学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在我院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该课程在育人育才作用发挥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纲要》中的相关要求。

(一)教学双方对待课程的态度方面

目前,英语课程教学重点仍然放在语言知识传授与语言技能培养提高方面,突出英语工具性特征而轻视英语人文性特征;学生在学习中则重点关注课终考试内容,功利性极强,考试过关的目标显而易见。教学双方如此这般对待英语课程的态度直接导致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课程考核评价环节方面

现阶段,学院课程教学计划明确规定“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原则上讲,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形成性考核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与终结性考核相比,形成性考核占比为30%,起决定性占比的仍是起一锤定音作用的终结性考核。这种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在语言知识学习方面的表现及成绩,忽视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表现的考核与评价。于是,形成性考核愈来愈趋于形式化,教师评分的依据与成绩的随意性愈来愈明显。

(三)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方面

作为育人工作的主力军,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和人才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现阶段而言,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意识明显增强,但思政教育能力还有许多不足,如把思政等同于简单直接的说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生硬的做法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也让教师感到尴尬。结果是思政教育收效甚微,严重的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对策分析

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一)深入了解英语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

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生、生活、社会交往和其它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既要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正确看待西方文化,自觉抵制西方文化对自己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文化意识尤其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鼓励学生借助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主动承担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任,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教学双方在深入了解英语课程思政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很容易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相长的教育关系,这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推进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坚决杜绝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化和随意性

目前英语课程考核评价点覆盖较全面,但仍需加大对形成性考核的重视。通过沟通交流,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学习过程和形成性考核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克服畏难情绪、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态度,避免抄作业、泡病号等。教师在形成性考核评价时要体现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思想与态度的变化,确保形成性考核的真实可靠。

(三)努力提高思政教育能力

首先,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首先要有灵魂。这灵魂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包括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才可能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工作的基本条件。

其次,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还要掌握足够的与自己专业相关或相邻学科的知识,这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三,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引导能力。教师的教育引导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思想性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积极思考,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方法上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教师除“言传”之外,还应当注重“身教”,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教育和影响学生,确实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四)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政教育

首先,通过课前教学联谊会,教学双方对英语课程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提高对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学双方能够就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与途径达成一致,为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顺畅融入课程教学中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思政教育的主战场,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采用问题导向方法,启发引领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学习西方文化,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吸纳世界文化中的德育精髓和优秀品质;同时,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引导学生认清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第三,深入挖掘英语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将英语课外活动积极打造成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

结语:

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努力提高自身思政教育能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主力军的作用,为实现传道受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05-28

[2]刘云霞.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思政的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20,17-22.

[3]顾慧萍.高校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山东,临沂大学,2021年7月,《现代英语》第13期

[4]刘志浩.大学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研究.《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4期

[5]常军芳.民办高校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科技导刊》,2020年9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