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探究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之我见

舒明 ,田俊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兰村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把握科学课程的特点,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建构基本的科学概念的原理,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得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基于科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手、脑结合、亲历亲为的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象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  

1.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体验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教材及周围世界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个人、小组或集体通过观察、分类、假设、实验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体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2.问题——探究的起点。提出问题是科学课教学的起点,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问题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总结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能发现、提出问题就是探究的首要本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肯问就是在思考,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倾听,适当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整合学生的问题,使问题既有探究价值,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如果问题起点太低,难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问题太难,学生会有畏难情绪,压抑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符合学生“就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桃子”。如五年级上册“衣服的颜色”一课,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人们夏天大都穿浅色的衣服,而冬天穿深色的衣服?学生对这一现象再熟悉不过了,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3.假设和猜想——思维的碰撞。假设与猜想是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也是科学教学中的展开环节,学生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急于知道问题的结果。因此,学生就会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想,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对于的学生猜想,无论合理与否,都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进行表述、争论,这是一个各种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假设与猜想,教师不能充当裁判角色,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但也不能袖手旁观,让学生进行无意义、无价值地争议而浪费时间,应积极地倾听和引导,帮助学生筛选和整理那些条件允许、有价值的问题进入下一步探究。  

4.实验、观察、收集信息——探究的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察、实验、收集信息是论证假设和预测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需要观察的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应采取不同的观察形式。一般分为课内、课外和独立观察三种。前两种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后者是学生根据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独立观察。前者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为后者打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燕子南飞”一课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判断和体验,对燕子南飞会做出多种解释,如温度的原因、食物的原因、栖居的原因等,教师应对此进行分析、整合,给予指导,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有关信息,对自己的猜想、判断进行验证。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借助仪器(材料)认识自然事物的教学方法。有的实验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再现某种自然现象;有的实验可以通过控制条件进行对比,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某些自然事物的性质、变化过程、变化原因与规律,通过学生摸一摸、做一做,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学生进行实验、观测、收集信息之前,哪些量要控制不变、如何控制、哪个量是变量、怎样改变,要给学生指导清楚,做到既“自主”又有序。信息收集、分析与整理是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用表格、图线、文本等形式表述结论的训练指导。如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实验,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饮料瓶、透明小饮料瓶、橡皮泥、铁丝、纸风车、蜡烛、火柴、蚊香等材料,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在两次实验中哪些条件变了、哪些条件没变,条件的变化引起了实验现象的哪些变化,让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最后要根据实验过程,围绕“我们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行小组汇报,得出“风的形成”的原因。  

5.交流与评价——探究的升华。《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探究活动,即使没有得到探究的结论,但只要学生经历了充满乐趣的过程,教师就应对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把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转化为探究科学不竭的动力。这就要求: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学习伙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二是评价要重过程,轻结论,关注预设,更要注重生成。通过对探究过程的真实评价,改进教学,注重探究过程中资源的生成,不以结论定成败,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升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使科学教学走向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只要把握好科学课程的特点,在探究教学中关注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就能让学生获得科学智慧和情感体验,掌握科学的方法,达成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进起,张素先.冀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J].教学实践与研究,2007,(7-8).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培计划”背景下苗乡教师培训实践研究》(批准号:ZJGB2022252)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