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成长及激励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专业人才成长及激励机制研究

 李东洋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110043 

要:基于职业发展通道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及激励机制研究主要目标是解决公司其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通道不畅、机制不全、激励不足等问题,实行量化积分,突出业绩导向,实现对专业人才全职业周期的成长和激励。

关键词:职业发展通道成长激励机制专业人才

1研究背景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强企是企业发展战略之一,以“降总量、调结构、控成本、提效能”为工作思路,在专业人才建设上聚焦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和队伍整体质量提升。

公司现有的专业人才职业发展和激励体系经过十年的运行,相关问题逐渐显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制约着员工积极性的发挥。需要规范、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才发展机制,更好的激励人力资源的潜能发挥。

2研究的目标

2.1实现职业生涯持续激励

要依据专业人才职业成长的特点,建立长期的职业发展通道,规范职级管理体系,长期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实现对专业人才整个职业生涯的持续激励。

2.2形成业绩导向成长环境

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业绩、提升业绩、比拼业绩的氛围,形成业绩优、发展快、收入高的环境,建立以业绩为基础的职级晋升的标准体系和薪酬分配机制。

2.3建立竞争择优选拔模式

通过适度的内部竞争,让专业人员改善工作能力、提升专业水平、创造工作成绩。通过激励优秀专业人才奋发进取,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主要做法

3.1畅通通道,引领职业成长

职业发展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形成了“1234”职业发展体系,鼓励专业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

建立了“一”条职级发展主线。建立完善了专业人才九级职业发展通道,按照25~35年长周期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覆盖整个职业周期,各类人员根据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逐级晋升,形成职业发展有目标、个人成长有空间。

开辟了“两”条横向交流通道。在完善纵向发展通道的同时,公司为专业人才建立了两条横向发展通道,实现技术向干部、管理,技能向技术、管理横向贯通,职业通道更加多元,充分激活个人动能。

完善了“三”位一体晋升标准。逐步建立了“经历+业绩+能力”三位一体的任职标准。一是强化实践历练。在相应职级上历练 2~4 年。二是强化能力提升。明确职级能力标准,具备解决某类技术问题或一定级别加工难题的能力。三是强化业绩积累。取得相应的业绩成果,并且个人绩效考核结果达标。对于特别优秀的人员,可以破格晋升。

考评通过“四”项指标竞争择优。坚持“量化评价、优中选优、公开评审、差额选拔”原则,从工作业绩、专业水平、重要课题、获奖情况四方面,述职评审与量化打分相结合的竞争选拔评价模式。

3.2 优化薪酬,激励职业成长

拉长岗位工资增长空间。优化完善岗位工资体系,从纵向职级晋升和横向岗位工资晋档两个发展方向拓展岗位工资增长空间。一是增加横向岗位工资晋升级数,由原来的5级拉长至最高19级。二是适当增加高职级岗位工资横向档差和级数,使员工能够持续保持职级发展的愿望。

构建小步快跑增长模式。为实现对员工的持续激励,避免岗位工资“跨越式”增长,公司构建了小步快跑式工资增长模式,避免前期激励过度、后续增长乏力。当职级增长时岗位工资就近就高增长,幅度较小,增长的是发展的预期,即未来增长空间加大,岗位工资横向档级数量增多。

建立业绩导向增长方式。一是岗位工资增长快慢与业绩挂钩。年度考核优秀、良好的每年进一档,考核称职的每两年进一档,不称职的予以降档、降级。二是合理拉开工资收入差距。公司对各单位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由各单位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二次分配,体现绩优多得。

实施科研课题专项激励。公司每年设立科研课题项目奖励基金,按照重要程度为每个科研攻关项目匹配奖金,每年获项目奖金人数在500人以上,人均获奖金额在1万以上,最高获奖金额达到20万。有效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了丰厚的人才基础。

3.3 多元平台,助推职业成长

建立内部交流平台,盘活内部人力资源。根据各单位实际需求,公司不定期组织员工岗位竞聘工作,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统筹策划公司富余人员统一调配,盘活公司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

搭建课题揭牌平台,促进攻关能力提升。课题来源于公司的技术发展规划分解、总经理工程、型号研制实际难题,对重要项目在公司范围内实施公开揭标/竞标,由项目组长组建团队、制定攻关方案,公司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课题揭牌制度既提高了课题攻关效率,又大幅提升了专业人才的攻关能力。

完善技能比武平台,促进专业水平提升。利用职业技能竞赛这一有效载体为专业人才搭建展示平台。一是公司每两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运动会,竞赛工种近40个,涵盖了技术、技能多个专业,参赛选手4000余人,并对获奖选手给予奖励。二是推选优秀选手参加上级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热情,使他们自动自发的提升自身的能力。

建立积分管理平台,促进积淀能力提升。公司建立课题、成果、奖项、技术攻关、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积分管理平台。积分是职级晋升、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的重要评价指标,这既提高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又使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效应,促进了专业人才加强日常积累、沉淀业绩成果、沉淀工作能力,达到了“安专迷”效果。

4研究的成效

实现对员工职业发展激励。公司全面完善了职级发展体系,解决了原职级体系的突出矛盾,全体员工都按条件对接新职级体系。每年1000余名员工通过竞争性选拔获得职级晋升,形成了较好的激励作用。

科研攻关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通过总经理工程、科研项目攻关的实施:以叶盘制造技术、发动机隔热屏裂纹故障率、高温合金机匣整体铸造合格率、零~三级静子叶片加工效率和合格率为代表的一批制约科研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产品制造能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锤炼了一批专业团队,一些短板、核心、前沿专业领军人才显露雏形。

人才队伍实力显著增强。通过激励机制“组合拳”实施,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潜力得到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整体实力逐步增强。近三年来,技术人才多人入选集团、辽宁省、沈阳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等;技能人才2人入选中华技能大奖,多人获得全国、省市、集团技术能手(工匠),队伍整体实力实现质的飞跃。此外,还获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