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法治骨伤,关键要注意这几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1

中医古法治骨伤,关键要注意这几点

徐维彬

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中医古法治疗骨伤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医古法治疗骨伤不仅注重骨伤的整复和固定,更关注整体辨证施治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然而,在中医古法治疗骨伤过程中,也有几个关键点值得特别注意。

1.中医古法治骨伤的原则

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骨伤的记载,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原则和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原则和方法兼顾了骨与软组织的治疗,注重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并强调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等重要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则:

动静结合。中医古法治疗骨伤强调固定和活动的统一。通过适当的固定措施,如小夹板固定或外固定器,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同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预防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动静结合的原则可以使骨折恢复更快、功能恢复更好。

筋骨并重。中医古法注重正骨和理筋的同等重要性。除了关注骨折本身的治疗,还注重保护和修复筋络。早期筋的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粘连,有助于骨折愈合后的功能恢复。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和中药调理,筋骨可以得到全面的修复与恢复。

内外兼治。中医古法治疗骨伤强调内外兼顾,即内服和外敷的药物应用。内服中药可以通过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作用促进骨折愈合和筋骨修复,同时改善全身状况。外敷中药膏剂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直接作用于受伤部位,减轻疼痛、消肿、促进局部的恢复。内外兼治的原则能够综合调理全身和局部,提高治疗效果。

医患合作。中医古法治疗骨伤强调医患合作,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的过程。医生提供治疗方案和指导,而患者需配合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保护受伤部位等。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有助于加速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1. 中医古法治骨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正骨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骨伤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骨伤科治疗的四大方法之一,通过手法的运用来诊治骨骼和关节的损伤。早在唐代,著名骨伤科医家蔺道人在他的专著《理伤续断方》中首次提出了一些正骨手法,如“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和“相度损处”等。这些手法旨在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和调整骨骼的位置来实现骨折或脱位的矫正。在中医古法的正骨治疗中,有三个关键要点,即“度、势、巧”。

首先是“度”。在进行正骨治疗之前,医师需要仔细摸诊患者的肿胀程度、骨折位置和伤势程度。这需要医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触诊技巧,以确保在治疗过程中有度地施行手法。通过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医师可以在治疗中把握好手法的力度和施力的程度,使其恰到好处,既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又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的伤害。

其次是“势”。正骨治疗的关键是顺其势,即按照患者的筋槽和骨缝的走向施行手法。医师需要准确掌握患者骨骼结构的特点和生理走向,以顺势施以手法。通过顺应骨骼的生理特点,手法能够更加准确地作用于受伤部位,使骨折或脱位复位,恢复正常的位置。

最后是“巧”。医师需要熟练掌握正骨手法的精妙之处,理解手法的原理和运用技巧。随着对正骨手法的深入了解,医师会发现手法的精巧之处在于其轻柔而精准。正骨手法需要医师将心与手相连,手法灵活而巧妙,能够在施力过程中准确地调节力度和方向,达到精准的矫正效果。

在中医古法的正骨治疗中,度、势、巧的准确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医师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在正骨治疗中做到心中有度、手法有度,顺势施以手法,并运用巧妙的技巧进行矫正。这样才能确保正骨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2.2中药内服外敷

中药内服外敷指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内服或外敷,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软坚散结等目的。中药内服外敷要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配伍合理,剂量适宜,用药时间和方法恰当。中药内服外敷常用的有药物内治法、敷贴药、搓擦药、熏洗药、热熨药等。

例如,七厘散是一种外用药方,主要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和儿茶等组成。它具有活血祛瘀、定痛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筋断骨折和创伤出血等情况。使用时将其研成细末,外用于患处,每次使用0.2-0.3g,每日1-2次。

八珍汤是一种内服方剂,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川芎、当归、熟地、白芍、生姜和大枣等组成。它主要用于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俱虚的情况。制作时将药材煎煮后服用,每日1剂。

2.3固定锻炼

是指在骨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固定和锻炼,以防止肢体功能丧失或畸形,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活动。固定锻炼要根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和锻炼方式,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固定锻炼常用的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