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疼痛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3

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疼痛状况的影响

李又桂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伏口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涟源  417108

摘要目的 探析为剖宫产产妇展开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产检且满足剖宫产指征产妇60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数字表对产妇进行分组,分设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各组有产妇30例。对两组产妇在术后机体恢复、疼痛程度评价、并发症事件例数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1d子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护理前,两组产妇在护理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有所下降,观察组产妇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剖宫产产妇展开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干预引导,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降低疼痛刺激程度,保障产后安全性。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剖宫产;术后恢复;疼痛;并发症

在很长一段时间,产科对收治选择剖宫产分娩产妇的医护重点都放在顺利分娩、安全性两个方面,对于剖宫产分娩过程中产妇承担的心理压力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心理压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剖宫产的进行、产后分娩及母亲角色的适应[1],有鉴于此本院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措施除了推动分娩,还需要保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剖宫产分娩作为非自然分娩方式,对护理辅助方式有更高的要求,常规护理理念面对剖宫产产妇所存在的局限性也逐渐突出[2],近年来提倡以产妇为中心的理念,这被本院引入到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方案制定中,并以此展开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现将2018年~2022年间60例剖宫产产妇基线数据、护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产检且满足剖宫产指征产妇60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数字表对产妇进行分组,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年龄、孕周方面,对照组分别为21~36(28.08±2.84)岁、37~41(39.05±1.08)周;观察组分别为22~36(28.11±2.93)岁、37~42(39.61±1.13)周。关于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差异性,分析后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被详细告知关于本研究的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文件。本研究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满足关于《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标准。

1.2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足月初产妇;均为单胎;存在择期剖宫产分娩指征;产妇具备有清醒的认知能力;关于本研究所分析临床资料无缺失;产妇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同意文书。

排除标准:存在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存在认知、交流、沟通等方面障碍;对本次研究表示明确的抵触、拒绝。

1.3方法

对照组:在剖宫产前,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分娩、产后恢复知识宣教,分娩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展开针对性的生活、饮食指导,如产妇反馈有不适反应,立即检查并展开处理。

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1)术前心理干预:心理疏导需要综合考虑产妇的文化背景、吸收能力和接受程度,在进行疏导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耐心与和蔼的态度,语气吻合,主动进行沟通以拉近彼此距离,让产妇及其家属逐渐建立信任态度,保障在分娩及产后的配合程度。为产妇讲解关于剖宫产手术的相关内容还有需要注意事项,向家属说明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还有术后并发症,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护干预;(2)手术室护理:确认剖宫产分娩是出于无菌环境下,产妇分娩时对于胎儿安全、分娩措施、分娩后身体状态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并激发机体的应激状态,因此要做好产妇的安抚,更有利于剖宫产分娩进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后康复。如果术中需要对产妇进行输液操作,将液体进行加热,一般为38℃,然后置放在保温箱备用;(3)术后护理:由主管医生还有责任护士为产妇共同进行床边查房,向产妇及其家属耐心说明身体相关情况还有后续的护理计划,进行安抚式交流,解答产妇相关疑惑,在整个过程中要让产妇有被尊重、关心的感觉,更好的适应母亲这个角色的转变。帮助产妇进行翻身,指导产妇家属翻身技巧并叮嘱每间隔2h要协助产妇活动身体,促进术后康复,在术后12h将导尿管拔除以降低产妇身体不适。术后6h产妇能够少量饮水,术后12h可进食流质食物,等到肛门顺利排气后,恢复正常饮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产妇尽快下床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改善,家属按摩产妇双下肢以刺激血液流动,防止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1.4观察指标及标准

术后康复质量:分别对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后1d子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数据进行记录,并作为康复评价依据。

疼痛程度:分别在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进行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价,分数在0~10分间,分数越高表示产妇自觉疼痛程度越剧烈[4]

并发症:记录两组产妇在产后发生泌尿感染、产后出血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例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呈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产妇术后康复质量情况

观察组产妇术后1d子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机体恢复情况指标比较

组别(n)

术后1d子宫底高度(cm)

术后1d阴道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30)

16.38±0.32

280.98±10.21

30.32±5.11

5.03±1.03

观察组(30)

17.23±0.52

324.32±10.24

36.12±5.15

7.41±1.02

T

8.805

18.956

5.056

10.384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组间产妇疼痛程度情况

相对于护理前,两组产妇在护理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有所下降,观察组产妇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组别(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30)

8.08±1.34

4.32±0.94

观察组(30)

7.52±1.16

1.67±0.81

T

2.508

16.951

P

0.013

<0.001

2.3组间产妇产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事件发生例数比较

组别(n)

泌尿感染

产后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对照组(30)

3(10.0)

2(6.67)

1(3.33)

6(20.00)

观察组(30)

1(3.33)

0

0

1(3.33)

X2

4.042

P

0.044

3 讨论

分娩是女性人生阶段的一个特殊生理经历,而分娩过程必然需要承担极大风险。剖宫产是医疗技术发展到一定手段的人为分娩方式,有效处理难产对产妇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但剖宫产始终需要通过侵袭操作完成分娩,术后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出现如大出血、伤口感染等情况[5-6],且术后切口疼痛会使得产妇住院时间延长,这对其无论是身体或者经济方面都是极大的负担,因此展开合理有效的护理引导,保障剖宫产产妇术后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7]

一直以来患者、医生和护士之间都没有过于紧密的联系,由于各自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换,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协调性,导致常规护理模式存在有滞后性,难以灵活提供针对性护理,不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8-9]。本研究对观察组产妇所展开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下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医生、护士两者组成固定的诊疗队伍,查房、健康宣教、病情讨论和出院回访等流程都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中合理的分配彼此分工,保持紧密联系并促进信息交换,让产妇在整个剖宫产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0]。从本研究组间数据比较中可知,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产妇的产后恢复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缓解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对剖宫产产妇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产妇术后康复,降低切口疼痛并减少并发症事件发生风险。医护一体化模式是在医生参与下完成对患者护理干预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医护两者及时掌握产妇的身体情况[11],对医生而言可做出针对性手术方案或者调整手术思路,对护士而言可动态了解产妇状态,在医生参与下所制定的护理措施互动性和辅助性更加明显,而护患同时护理能够提高产妇对接受干预措施的信赖程度和认同性,积极配合,避免自护能力不足而存在的隐患风险[12]

综上所述,为剖宫产产妇展开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干预引导,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降低疼痛刺激程度,保障产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华英,姚依坤,孙晓静.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21,35(5):905-907.

[2] 张吉,王海燕,叶佳盈.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及产妇康复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23,30(4):627-630.

[3] 丁传英,石卉,王奂生. 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0):61-63.

[4] 曾丽玲,刘燕玲,陈柳妃. 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7-10.

[5] 宋晓聪,柏璐. 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0,26(3):535-536.

[6] 吴莹.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计划性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3191-3193.

[7] 过佳俊,苏滢,郑慧,等.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急诊剖宫产孕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126-128.

[8] 赵方,王钊. 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产后恢复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0):2837-2839.

[9] 胡靓雯,黄智清,申黎. 护理行为感知结合一对一全程陪伴模式在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2):97-100.

[10] 张雅莉,胡善绘.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对计划性剖宫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719-720.

[11] 汪丽君.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计划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生存与康复质量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2):1517-1520.

[12] 房佩娣,兰洁容,叶优春,等.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护理与康复,2021,20(10):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