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用于ICU重症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心理护理用于ICU重症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研究

孙婷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41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92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评估患者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专业度和护理质量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质量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常常面临着严重的疾病和不利的治疗环境,这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缺乏家人的陪伴和痛苦无法得到及时缓解,患者可能对治疗抱有抵触心理,甚至因为担心医疗费用而拒绝接受治疗。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治疗效果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改善ICU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和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92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46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32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7±8.42)岁。观察组包括46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35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4±9.1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研究方案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临床检查、疾病监测和并发症预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中,护士关心患者,平等对待不同经济和家庭背景的患者。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在照顾患者过程中耐心讲解,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情绪化的患者,护理人员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确保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治疗情绪。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在患者护理前后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其中得分越高患者的负面情绪越高,护理后得分减少的越多,护理效果越好。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两组患者进行访谈调查,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精神和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满分25分,得分越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6

43.62±11.63

31.64±7.48

43.72±11.37

27.35±8.24

对照组

46

43.35±10.25

38.36±6.26

43.85±10.36

32.75±9.25

t

/

1.548

6.254

0.953

5.351

P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及护理质量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护理环境

服务态度

服务专业度

服务质量

总分

观察组

46

22.53±2.52

24.53±1.58

23.55±2.56

22.45±2.68

98.25±3.56

对照组

46

21.34±1.53

20.35±2.54

21.54±1.53

20.16±1.63

89.63±2.74

t

/

4.973

5.348

4.836

4.362

11.634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本研究观察到,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在ICU重症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专业度和护理质量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对于ICU重症患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这一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明明,杨爱焕,苏焕井.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6(15):186-187.

[2]邱春花.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8):101.

[3]钟燕红.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探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9):135.

[4]武艳艳,张燕.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120.